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作文课,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学生把作文当作一门苦差事,感到作文难啊,难于上青天;作文猛于虎,学生谈作文变色。教师收作文,学生勉勉强强交上来。有些学生在主观上放弃了作文练习,敷衍了事,有消极对待的情绪,对作文不怎么感兴趣。这些学生,写作文完全是为了应付过关,缺乏主动练习的积极性;写的作文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或者写一些跟习作要求不相关的话。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作文,作文是怎样的一回事。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是网络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作文资料比较多,可以说是信手拈来、随手可得。因此,有些学生干脆把现成的作文抄写下来应付性地完成任务。学生抄写、默写作文的现象较为普遍,并且是比较严重的。学生写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生作文的现状。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小学生的作文是练笔,是习作,而不是创作。写作文是从写话开始,不是写长篇大论才是作文。 小学生作文就是用笔写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口,怎么说就怎么写;我手写我心,心里想些什么就写什么。作文有实写,有虚写。“写实,是直接描述事实,正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就是写真人真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身边的事物。“虚写, 是通过感受、想象、对比、映衬等手法间接渲染,侧面暗示”,也就是虚构。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作文如果能做到实写和虚写组合使用,相互补充,相信效果会更好。在小学阶段,要着重提倡写实作文,因为小学阶段是习作,而不是创作。教师要让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熟知的事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就有话可写了。
新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指南,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内涵,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作文要求进行作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有三个年级段,各个年级段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进行习作教学一定要按照不同年级段的不同要求进行习作训练。各个年级段的习作训练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要求,要牢牢把握新课程标准。传统的作法是三年级才开始学习写作,这种作法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面对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教师不要沿袭传统的作法。实际上,一年级就开始写作了,从写话入手。一般来讲,低年级写话,中年级写片段,高年级写篇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图画以后写几句话;用句子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能写简单的日记。要乐于通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写片段的练习以外,应当重视写记实作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文字描摹事物的能力。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面对小学生作文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要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而不是创作。教师明确了这一点,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达到较高的境界而去揠苗助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搞创作要有激情,小学生作文要有兴趣。没有激情是不能产生灵感的;同样,没有兴趣是产生不了思路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把习作当作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让学生勤动笔,少束缚,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课文大都出于名家之手,文笔优美,教师要把每一篇课文当作习作例文,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要把作文教学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学到课文的写作方法,使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要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割裂开来。教师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语言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做到博览群书,促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作文教学,人们强调把观察、思维、表达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训练。那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提高观察能力。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把思想、语言、写法结合在一起思考,让学生“打腹稿”,想明白想清楚、全面、有条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要力求学生注意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规范式的积累。学生一定要多读多背,多练笔,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形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能力。学生为什么感到作文困难呢?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主要原因是平时不留心周围的事物,懒于开动脑筋思维,读书少,在生活中不注意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平时说话语言不规范。基于上面原因,学生作文时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没有话可写。
作文指导,教师要从内容入手,激发学生习作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还是要注意打开学生思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人人找到要写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有趣、有益的、最熟悉的内容来写。在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大都是鸡毛蒜皮、零零星星的小事,教师不要只要求学生写一件有意义的事,也要让学生写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在生活的周围,大都是平平淡淡的事,有这样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写身边发生的平凡的小事,作文才会有血有肉。作文不仅要写好事的,也可写一些不良现象,只要是学习态度端正,不是成心得罪人,生活中的小片段、小镜头都可以写。如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感受的、看到的、听到的、友谊、矛盾、游戏、误会、自己的和他人的脾气……都可写入作文。这样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小学阶段要能做到作文有要求而不限制的写法,给学生松松绑,放宽要求,让他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低年级让他们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规定内容范围,有多少话就写多少,不限制字数。中高年级尽量采取话题作文,可以按照要求,按照规定的范围学生自己命题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小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感情真实。因此,教师除了要学生写想象作文之外,也要允许学生写真情,“我手写我心”。小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天真的,甚至是无知的,他们常常会异想天开,反映在作文中也是这样。他们常常因受到老师的表扬而高兴,也会因被人误解而不愉快。这些都反映出了学生的“情”,淡淡的、纯纯的,这种情像一股潺潺的流水,自然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这是学生的真情流露。作文也要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不要搞封闭式教学,旧有的封闭的作文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来引导的作文,闭门造车,奉命作文,学生的思想受到牵制,个性遭受制约,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一点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样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想模式和机械的思维定势,作文就没有兴趣。小学作文要尽量让学生写出童趣童心。作文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开放作文形式,采取规定范围的自己命题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广开作文渠道,引来源头活水。写作兴趣的源头在于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在小学,各个年级段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低年级段要了解中年级段,看看中年级段的作文要求是什么,以便为中年级作文教学做好铺垫;教中年级段的要了解低年级段和高年级段,看看低年级段还漏了什么,哪些还需要补的要补上,了解高年级段以便为高年级段的作文做好铺垫;教高年级段的要了解中年级段和初中一年级。这样,各个年级段相互了解,相互补充和铺垫,使各个年级段的知识互相联系,形成小学阶段的整体知识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