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阶段,我们的作文类型多是记叙文,想写好记叙文就要让内容富有吸引力,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胡少明老师从多年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一个观点,两个故事”的作文章法,对于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胡老师简介
少明老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媒体撰稿人,罗湖区“十佳功勋园丁”。有自己的作文教学理论,鼓励学生从课本取材,写出有文化、有文采、有文眼、有思辨的满分作文。现主持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读写融通教学实践研究”,能够与初三的师生家长共同把摸中考作文脉搏跳动的规律。热爱出游,醉心创作,有多篇文章获专业奖。
写作缘起
我是从高三直接下初三的语文老师,习惯了指导学生写议论性的散文。不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题目都是文体不限,于是我就以不变应万变。好多年来,成绩都是不错。不过也吃过亏,去年中考前的二十所学校初三联考,我校的几位优秀学生就没有拿到作文高分;好在中考时交了好运,语文95分的有好几个,作文应该有三十八九分。
我考虑,还是不应抱有侥幸心理,必须教会学生拿满分的方法,不管阅卷老师有什么癖好。先教记叙性散文,再教议论性散文,用自己最好的作品迎接中考的检验。
根据教学效果和进度,国庆假期前,我让学生以以“虽无字,常读便是书”为题,要求完成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作文。题目有一定难度,学生比我想象的要好,每班都有佳作数篇,我全都收上来,分类进行点评。结果发现,用形散神不散的章法行文,内容相对松散,主题比较肤浅;文章质量远比不上开学第一周就强调必须学会的用“一个观点,两个故事”章法行文的作品。仔细分析之后,最后决定提倡“一个观点,两个故事”的作文章法,希望同学们人人都能学会用会。
关于文章法度,韩愈说过: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初中生写记叙文也要注意讲究“法度”。湖南演讲与口才学会刘湘酃会长说,所谓的演讲其实就是一个观点,两个故事。写好记叙文也需要有一个主题,两个故事。这主题、故事就是法度。
一个观点,两个故事。不管故事是自然中来,还是从社会中来,最后必然落实人生感悟上。人生感悟是文章的观点,也是文章唯一的主题。
写故事要简洁,跟主题有关的才写,没关的一定不写。故事要写出文采,用文采给读者留下美的第一印象。
叙写故事之后,要揭示事件的真相,事件的真相才是作者感悟的基础,是联系社会、人生的出发点和归结处。人生经历或体验要紧扣第一个故事里包含的观点倾向,人生的经历或体验与前面的故事越相似相近,或者越相反相对,越会被阅卷者认同。作者的感悟要深刻,能关照文章的选材和立意,能表现出社会的普遍性,让阅卷者甚至是读者产生共鸣。
思路可以提炼为:(自然、社会)故事+真相+人生(经历、体验)+感悟。
许多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如毕淑敏、林清玄经常用这种方法写散文,作品因此成为经典,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例文
《节令是一种命令》
毕淑敏
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的菜摊,好似堆积着银粉色的乒乓球。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
老人不悦地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吃它们哪里是吃菜,分明是吃药。老人接着说,那是温室里煨出来的,先用炉火烤,再用药熏,让它们变得不合规矩的胖大,用保青剂或保红剂,让它们比画的还好看。人里面有汉奸,西红柿里头也有奸细呢。冬天的西红柿就是这种假货。
我惭愧了。多年以来,被 蔬菜中的骗局所蒙蔽。那吃什么菜好呢?我虚心讨教。老人的生意很清淡,乐得教我,说道:记着,永远吃正当节令的菜。萝卜下来就吃萝卜,白菜下来就吃白菜。节令节令,节气就是令啊!人不能贪心,你用了种种的计策,在冬天里,抢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长的菜,夏天到了,怎么办呢?再吃冬天的菜吗?颠了个儿,你费尽心机,不是整个瞎忙活吗?
我买了老人的西红柿,慢慢地向家中走。他的西红柿虽是露地长的,质量还有推敲的必要,但他的话透着一种晚风的霜凉,久久伴着我。
人生也是有节气的啊!
春天就做春天的事情,去播种;秋天 就做秋天的事情,去收获。夏天游水,冬天堆雪。
少年需率真。过于老成,好比施用了植物催熟剂,早早定了型,抢先上市,或许能卖个好价钱,但植株不会高大,叶片不会密匝,从根本上说,该归入早夭的一列。老年太轻狂,好似理智的幼稚症,让人疑心脑海的某一部分让岁月的虫蛀了,连缀不起精彩的长卷,包裹不住漫长的人生。
年轻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显出对某道工序的青睐或是鄙弃,那是对造物的大不敬,是一种浅薄而愚蠢的势利。
作品分析
市场买菜的故事,也就是文章写的第一件事。文章写的第二件事是作者概述人生有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有自己的特点,如少年率真应该,老了不能轻狂。年轻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抽象的生活经验通过生动具体的比喻描绘出来,听之有声,视之有色,触之有温度。
买吃蔬菜与观察人生有极大的相似,正因为两件事关系这么紧密,所以读起来没有一点松散的感觉。毕淑敏不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单独成段写,而是把它融入到社会的人生怪事当中,俭省了许多笔墨。
文章两件事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不论自然还是人生,节令就是命令,不必违背也不能违背。否则就“是对造物的大不敬,是一种浅薄而愚蠢的势利”。这是作者在文章中的感悟,极有高度,也极有深度。
学生范文1
河流虽无字,常读便是书
桂园中学初三(12)班 丁百川
山川是不收卷的文章,日月为你掌灯伴读。
——题记
那是在去年的夏天,我随父亲来到了武汉长江。一上船,便立刻感受到了河水的奔涌。船渐渐驶离岸边,眼前的景象越来越开阔。立于船头,一眼望去,天色与江水相接,风卷起阵阵白浪打向船来。一时间想到了范仲淹的“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只不过,天上不见来往的沙鸥,只见铅灰色的苍穹。不禁又令我想起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同样的滚滚江水,不同的地点,却引发了我对于广阔时空的想象。当年,千里外的南京,重重防线都被人民解放军突破,万里长江不是天堑。今天的我,注视着奔腾不息的江流,仿佛听到了当年战士们冲锋的号角,胜利的欢笑……
说到河流,我又想起了故乡的河。
第一条河流经我的出生地湖北。每年回到湖北,首先便要去看望一下这条河。这条河虽说没有长江的广阔,没有黄河的汹涌,但它盛放着我似水的乡情。每至黄昏,就是这条河最美丽的时刻。暮色四合,夕阳和云彩都浸泡在河水中。站在河堤上,可见漫天的苍茫,可见堤下嬉水的孩子……落日、河水、行人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我喜爱在这时沿河堤漫步,迎着沁凉的晚风,欣赏漫天的红霞。堤上的蓬草高高竖立,守望着堤下的田野、小路以及静静吃草的老牛。
这一切仿佛亘古如斯。倘徉此间,感觉时光都放慢了脚步。
第二条河流经我的老家江西。跟前两条河相比,这条河更显得秀气温婉。它细小,无声地穿行在故乡的平林田畴间。虽说默默无闻,却也流过了几百个春秋。故乡是个古村,这条河就如一条透明的绸带点缀了宁静的故乡。春夏之际,河水清凉干净,不少村民都用河水洗衣、灌溉。沿河有一条小路,路旁林木茂盛,秋冬之时,虽说枯叶飘零,却也为河流增添了疏朗与灵气。
品读故乡的河,我看到了时序变迁,感受到故乡的风土人情,也如河水般细水长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行走在不同的江河边,河里的流水、堤岸的绿树还有河文化的故事,赋予了我不同的感受。河流虽无字,常读便是书。
亲近自然,便从品读一条河开始吧。
习作分析:
丁百川写《河流虽无字,常读便是书》是经典的散文笔法,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形散而神不散。
“到了武汉长江”,就“想到了范仲淹的‘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又“想起毛泽东在千里外的南京的不朽伟业和经典诗词,最后“想起了故乡的河”。“形”是大江河小溪流,“神”是在各地的感受——“行走在不同的江河边,河里的流水、堤岸的绿树还有河文化的故事,赋予了我不同的感受”。
学生范文2
土地虽无字,常读便是书
桂园中学初三(12)班 钟尚霏
一片土地,只知它的美丽,殊不知它的经历。许多年前,一个当水兵的叔叔对我讲起每当他远航归来,在踏上岸的一刹那,就像发疯似的 趴在土地上面滚来滚去,像与母亲分开多年的孩子,在母亲身上撒娇,拼命地吸吮着土地的气息,许久,才能有力量站起来。当时还小,听叔叔讲得如此生动,哈哈大笑,笑叔叔的动作和叔叔这颗幼小的心灵,叔叔只是微微地撇了撇嘴。
几年后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乘船从重庆沿江而下,中途在万县微做休息。一直到武汉下船,对岸毫无知觉,一点都没有叔叔表达的那种感觉,我就微微笑一笑,回头看长江,只不过是一条细细的河流,如同上帝在山川大地上不经意间划出的一条线。
不知多久,再次乘坐此船沿重庆到武汉,中途也还是稍作休息,只是在船上看江水托起万家灯火,山影云影点点滴滴都如情似梦,遥想大海一片,轻舟一叶,群鸥万点,铺开无垠的湛蓝。那一夜的梦走得很远,三天两夜的航程,只是那么一个瞬间。然而,下船时,再踏上那片土地时,我的腿突然发软,一下子跪在地上,仿佛再也站不起来。这时我想起叔叔对我说的,我撇了撇嘴,但我猛地发现是我离这片土地太久了!
那一夜晚,依然是灯火万点,依然是江涛声声。万籁俱静的时候,一支歌从远处悠悠飘来:听说你将远渡重洋,到国外开创锦绣前途,送你一把故乡泥土,它代表我的叮咛和祝福,今后无论你在何处,别忘了这把故乡泥土,除了对我绵绵的思念,请坚守这块神圣国土……这把泥土,这把泥土,春雷打过,野火烧过,杜鹃花开过,你我曾经走过。轻歌如诉,让此时的我潸然泪下。
那一刻,感觉我的血脉在贲张。冷静之后沉淀下来的,不只是一种回忆,也不只是一种追寻;那是生命中生生不息的一种情感,是一本阅读不完的史书。从此,每当离岸远行,心总是那么猛地一沉,嚎啕大哭,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似的。
大海浩瀚,然而它没有土地的沉厚;甲板坚硬,然而它没有土地的温情。离开土地,一切飞翔,一切梦 幻,一切向往,都 那么苍白,那么软弱。
习作分析:
本文选择了两个比较相似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听来的,第二个故事是亲历的。听来的故事有普遍性,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水手,长期离开土地;亲历的故事有现实性,因为它的主人公是经历者,事实胜于雄辩。真相是“我猛地发现是我离这片土地太久了!”
是啊,航行水上,漂泊太久,就会把自己固定在长久沉浮的环境中,会变得越来越感怀和脆弱,容易陷入无边的焦虑和恐慌;失去自己的定位,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感;甚至抱怨天,抱怨地,抱怨命运,产生满腔的怨气,满腹的牢骚。而一旦踏上岸,踩在坚实的土地上,踏实产生的美特别令人激动。
作者再借歌词概括也印证普天之下的游子漂浮的人生体验,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生体验,为最后的感悟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文章末尾抒发人生感悟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是文章的观点,也是文章的主题。
学生范文3
梅花虽无字,常读便是书
桂园中学初三(13)班 郭子杰
我不是第一次赏梅,但是把赏梅当作阅读经典名著,细心地翻阅、慎重地品读,这还真是第一次。
在一年冬日,我在家中独自一人,颇感些无趣,于是就决定去北环大道旁的一处梅园赏梅。深圳由于在中国南部,而且濒临南海,冬天自然不算太冷,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也导致深圳的梅花盛开时间晚。
我来到梅园,看着一棵 棵树枝上开满了朵朵红艳的梅花,不禁感叹道:“好一片壮丽的梅花盛景!”走进梅园,一朵朵小巧的,红嫩的花接连不断地映入我的眼帘,这又让我感慨万千。
来赏梅的游客千姿万态,有的驻足观赏,久久不动,看完一朵又接着看另一朵,好像在读不同的梅花所含有的不同经历;有的是专业摄影师,背着沉甸甸的大包,扛着像“长枪短炮””似的摄相机,仔细挑选自己认为最精美的一朵梅花,对着其不断拍摄,直到拍摄出令自己满意的一张;还有一对对甜甜蜜蜜的情侣,牵着手,走在朵朵梅花旁,虽说不及桃花、樱花般浪漫,但其中的意境却丝毫没有减少。这时,一位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不断地去闻梅花的香味。
我走到他身边 ,不解地问:“您为什么不断地去闻梅花呢?”老人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闻了闻旁边的梅花,说:“真香啊!你也来闻闻。”我听从老人的话,上去用鼻子闻了闻,却没有闻到什么香味。老人笑了笑离开了,但在他走时,一个本子掉了下来,我捡起来看了看,发现里面全是老人做善事的记录,我跑去还给了老人,老人对我笑了笑。我有些疑惑,难道这个本子是老人给我的提示吗?
回家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突然,我想起林清玄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穷人到富人的家里讨饭吃,看到富人的院子里种有梅花,于是就上前闻了闻,但他竟闻到了富人养了十几年的梅花,都没闻到的梅花的香气。这与我所遇到的情况相似。
此时,我感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和梅香相似的,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先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里不能细心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在这个冬日,我与梅花有了亲密接触,用心品味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习作分析:
本文也是遵循“一个观点,两个故事”的章法行文的。只是体式有点变化。作者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这一个环节,融汇到第一个故事当中。这样一来,第一个故事的内容显得内涵特别丰富。
专题总结
如果做辩证的思考,可以发现“形散神不散”是有问题的,至少不是最好的。因为“形散”就是不紧凑,就不如紧凑的好;“神不散”就是思想感情、主题主旨不分散,离开主题集中、离主旨专一还有两段距离。两种章法,都是文章家总结出来的,相对而言,我觉得“一个观点,两个故事”更能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