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冬天,没有春花的烂漫,夏荷的清幽,秋月的皎洁,却有着冬日白雪特有的种种诗意。在这些诗意里行走,又怎能不是一种快乐?
下面十首冬天的唐诗,一起感受唐诗中的绝美冬日,吟诵这些诗句,你会发现,原来冬天是那样的美好,处处充满诗意。
1、《问刘十九》
白居易 〔唐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外面寒风飘飘,室内温暖如春。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眼看着,天色晚了,就要下雪了,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有人说,这是一首最温暖的冬日诗。全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2、《夜雪》
白居易 〔唐代〕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这首诗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
3、《终南望余雪》
祖咏 〔唐代〕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冬天雪后的终南山显得十分秀美,山上的积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当傍晚时分,雪后天晴,林木反射着夕阳的光辉。由于有了厚厚的积雪,小城的人感觉寒冷增加许多。十分简练的四行文字,描写了一幅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4、《孟冬》
谢良辅 〔唐代〕
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
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
江南初冬,富于生趣,一扫冬天的荒凉与萧瑟,呈现多彩多姿。白色的荻穗,绿色的芭蕉,金黄的橘柚,如同静物般美好。
静中又有动,柔软的荻穗在风中摇曳,丝绸般的绿芭蕉,历经岁月侵蚀,裂帛如美好诗行。宛若灯笼,悬挂着的橘柚,闪着温暖的光泽。
5、《山中》
王维 〔唐代〕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荆溪潺潺流过露出磷磷白石,天气变得寒冷红叶也变得稀稀落落。山间小路上本来没有下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要润湿人的衣裳。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全诗由小溪、白石、鲜艳的红叶、山间小路、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没有一丝一毫的萧瑟枯寂。
6、《惊雪》
陆畅 〔唐代〕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难怪北风刮得这么猛烈,院子前面明亮得好似月光照耀一般。天上的仙人难道这么灵巧,竟然能够把水剪成花,然后散向人间,弄得满天花飞。
诗人把雪花说成是天公巧剪水而成,水能剪成花,撒满天空,铺遍大地,这一“剪”是奇思奇笔,由此称“巧”自然熨贴。
7、《立冬》
李白(存疑) 〔唐代〕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寒冷的冬日,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唯独寄兴于火炉上的美酒。在这寒冷寂静的冬夜,恐怕唯有李白才会有如此洒脱大气的闲情逸致和意境奇异的想象!
8、《霁雪》
戎昱 〔唐代〕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傍晚,北风卷走了寒云。雪过天晴,江面上云烟消散,江边的柳条格外的轻柔袅娜。房檐前的片片残雪无人清扫,映得书房的窗户整夜通明。
此时雪还没有融尽,檐前还保留一点洁白的残雪,想象着它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可以像晋代孙康那样映雪夜读。既体现了雪后空气清爽,令人心神舒展的欢快,又流露出残雪意外地照亮了夜间书窗的喜悦心情。
9、《苑中遇雪应制》
宋之问 〔唐代〕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清晨的朝阳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銮驾从天边驶来。高楼上谁穿着青袍眺望,就像望春台边随风飘扬的青旗。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
诗人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这个比喻甚是生动、贴切。
10、《洛桥晚望》
孟郊 〔唐代〕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天津桥下的冰刚刚冻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几乎已经没了行人。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皎洁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这首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与山峦,月华与雪光,交相辉映,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