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作文
小学3~4年级
垃圾桶变形记
文/林铄颖
街角处,有一个垃圾桶。
一个穿着西服的“绅士”从文件包里取出一瓶可乐,咕咚咕咚,他喝完可乐,便使出“投篮技术”,飞起的可乐瓶划过一道绚丽的弧线,向垃圾桶飞来。垃圾桶想:“嘿!又有东西填肚子了!”砰!可乐瓶狠狠地砸在垃圾桶的头上,垃圾桶的头上肿起了一个包。“啊!倒霉!”垃圾桶绝望地说。
一位美丽的女士匆匆忙忙地往前走,被垃圾桶挡住了去路。女士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咚!长长的鞋跟踢翻了垃圾桶。“好疼呀!”垃圾桶再次受到了欺负。
过了几个月,垃圾桶变样了:身子扁扁的,浑身脏兮兮的,还肿起了许多包。垃圾桶已经伤痕累累,几乎奄奄一息了。
这时一群“红领巾”唱着歌、排着队,快快乐乐地向街角走来。他们开始行动了,有的撕墙上的广告纸,有的用抹布擦洗墙面的污垢,有的用扫把清扫垃圾。一个“红领巾”发现了垃圾桶,他把垃圾桶扶起来,用清水冲刷垃圾桶的身体,还用抹布轻轻擦拭垃圾桶,垃圾桶一下子变干净了,全身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红领巾”们忙完了一切,在街角树立了一块环保标语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阳光下,垃圾桶咧开嘴,笑了。
(作者通联:福建省连江县实验小学三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林梢:小作者构思奇妙,视角独特,以小见大。习作通过三类人的不同行为,写出街角的垃圾桶的不同遭遇,文末点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文章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特约点评
福建省建阳师范附属小学阎晶晶老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篇《垃圾桶变形记》着实称得上佳作。
众所周知,统编版教科书对于小学中年段的习作要求是“写清楚”。而“写清楚”的起步,在于懂得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生活的美好。
你看,小作者聚焦身边的垃圾桶,展开了长时间的观察后,把垃圾桶的变化写出来,成就了这一篇《垃圾桶变形计》,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见,好的写作素材是从生活中来,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好的写作素材。
怎么才能把生活中的事件写得生动?小作者对于三次不同经历的描写都使用了连续性的动作描写。“取、喝、投、划、飞、砸、肿”等动作描写将那位穿着西服的“绅士”的不文明行为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那位“美丽的女士”则是“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踢翻了垃圾桶”。再对比看,那个“红领巾”“扶起、冲刷、擦拭”垃圾桶的行为更突显了人物爱护环境的美好品质。往往动作的描写正反映了内心世界,而人物的动作基本上是连贯的,更能真实、全面、形象地刻画人物形象。因此,我们要养成在生活中用心观察人物的连续性动作的好习惯,这可是最初学习作的法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