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日新月异

成语“日新月异”中的“新”为更新的意思;“异”即不同。整个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往往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其典故源于西汉时的商丘人戴圣的《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汤之盘铭曰:‘苟(假设;如果)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一记载讲的是夏朝时的商国国君、后来商朝的建立者商汤要求自己很严格,为了警示自己要不断进步,他把自己的铭言刻在洗澡盆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意思是说:“如果能在今天洗净身上的东西,使身心清新,就应该天天洗净脏东西,使身心清新,更要继续不断地每天清洗,使身体和精神焕然一新。”

商汤是我国古代帝王中一位圣明的君王,天天让自己弃旧图新,改掉自己缺点是他的座右铭。他以洗澡作比喻,倡导人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好的思想和事业不断发展。这是一项日积月累的事情,天天让自己改掉不好的思想和作风,树立好的思想和作风,一天一天地积累起来,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礼记·大学》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汉朝时,睢阳出了戴德和戴圣叔侄二人。戴圣为东周时期宋国君主宋戴公(子撝)的第二十三世孙,他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当时的经学家后苍学《礼》,很有成就,史称戴德为“大戴”,戴圣为“小戴”,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 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戴德著《大戴礼记》,戴圣著《小戴礼记》。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将战国到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著编撰成书,被人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因此开创了“小戴学”。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使它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成为今本《礼记》。《大学》是其中的一篇,论述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被列为儒家经典,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礼记·大学》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关于“日新”,《易·系辞上》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孔颖达解释说:“其德日日增新。”晋代张华《励志诗》说:“进德修业,晖光日新。”宋代王禹偁《答张知白书》说:“如足下之文实亦鲜得,况可畏之年,日新之业,仆安敢测其涯涘乎?”商汤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如果说《礼记·大学》的“在明明德”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话,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更新,使自己达到理想的高尚境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本来是说的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出来,就是品德上的修炼,精神上的洗礼,思想上的改造。《庄子·知北游》说“澡雪而精神”,精神上的洗澡就是《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就是为人要不断地弃旧图新,使高尚的思想更上一层楼。这句话被后世许多人刻在床头、案头,作为座右铭。

《礼记》中的这段话后来被概括为“日新月异”,不再限于形容品德、修养的提高,更多地形容事物的发展、进步很快。

史书上使用这一成语典故的很多,如宋代林景熙《霁山集》中便有:“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清代吴趼人《痛史·原叙》中便有:“教授之术,亦采法列强,教科之书,日新月异。”现在人们也常用日新月异形容祖国昌盛得快。 (41)

关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39478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