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愚公移山》知识梳理一览表
文学常识 | 作者简介 | 列子,原名列御寇,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 | |
《列子》 |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相传战国列御寇所著,后被尊为《冲虚真经》,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 《列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子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录《列子》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 ||
古代寓言 | 古代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借用比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而还需要自己去理解,思考,这就是和西方寓言的不同之处。 | ||
作者典故 | 【御风而行】列子修道九年之后,就能御风而行。《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令人羡慕。 【荣辱不惊】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 | ||
作品简介 |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这则故事的发源地,通常被称之为愚公故里的河南济源。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
创作背景 |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 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愚公移山”故事源自竺法护的译经《佛说力士移山经》,移山神话是中古时期佛典的常见物语,《列子》的始创者曾经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法护译经。 | ||
字音 | 仞(rèn)、惩(chéng)、塞(sè)、迂(yū)、魁父(kuí fǔ)、荷(hè)、箕畚(jī běn)、孀(shuāng)、始龀(chèn)、叟(sǒu)、匮(kuì)、亡(wú)以应、厝(cuò) | ||
朗读节奏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
重点词语 |
| ||
通假字 | 1、“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通“无”,没有。 2、“甚矣,汝之不惠。”中“惠”通“慧”,聪慧。 3、“ 始一反焉。”中“反”通“返”,往返。 4、“一厝朔东。”中“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中“指”通“直”,直达。 6、“无陇断焉。”中“陇”通“垄”,高地。 | ||
古今异义 | (1)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2)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3)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4)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5)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6)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 (7)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8)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9)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0)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11)惩: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 ||
词类活用 | (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 ||
一词多义 | 1、 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 2、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4、亡: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方: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6、之: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聚室而谋(表承接) | ||
特殊句式 | 倒装句 | 1.甚矣,汝之不惠。即“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甚矣”前置,表示强调。 白话释义:你太不聪明了,你简直太愚蠢了! 2.且焉置土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焉”充当“置”的宾语,前置。 白话释义: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3.何苦而不平?疑问代词“何”充当“苦”的宾语,前置。 白话释义:还怕挖不平吗?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的句子,应为“遂率荷担之子孙三夫”。“荷担”本来是“子孙”的定语,为了突出中心词“子孙”,而把它的定语“荷担”移到后面,并用语助词“者”字煞尾,把它与其它的词语隔开,这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 白话释义: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 | |
被动句 | 帝感其诚(“感”是“被—–感动”的意思) | ||
省略句 | 杂然相许。省略句,承前者去主语“室人”。白话释义:家人纷纷表示赞同。 | ||
成语归纳 | 1、杂然相许 [ zá rán xiāng xǔ ] 纷纷赞成他。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翻译: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2、叩石垦壤 [ kòu shí kěn rǎng ] 叩:敲打;垦:开垦。敲石挖土。指破土动工。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千,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3、固不可彻 [ gù bù kě chè ] 比喻一个人非常固执,无法说服。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翻译: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4、孀妻弱子 [ shuāng qī ruò zǐ ] 寡妇和年幼的孤儿。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翻译: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5、残年余力 [ cán nián yú lì ] 指年老体衰。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翻译: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6、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 处: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例 句:我们要用~的精神治脏治乱治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 ||
译文 |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 ||
行文思路 |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段: 第一段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段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媚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段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段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 ||
主旨归纳 | 本文透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我国古代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也明瞭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 | ||
艺术特色 | (一)巧妙的情节安排 全文篇幅短小,然而却写得曲折多姿,波澜起伏,加之行文紧凑,笔墨舒洒自如,令人读后兴味盎然。文章摆出了人和山的矛盾,写愚公“聚室而谋”,全家人纷纷表示赞成,接着就该是行动起来一起移山,谁知愚公之妻献疑,产生了波折,而所疑的都是移山中碰到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不解决,那人和山的矛盾也就不能解决。经过讨论,商量了办法,出现了移山劳动的盛况,接着就该是苦战不休,不料跳出来个智叟,形成了移山的阻碍,老愚公就和智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揭示出寓言所包含的哲理思想,这样既突显了愚公精神的可贵,同时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愚公移山》故事本身简单,但由于在情节的处理上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从矛盾相继出现的尖锐性上去显示复杂性,这样就增强了文章跌宕的气势,引人入胜。解决矛盾,没有简单化,愚公说服其妻,不是以空话大话压服,而是靠众人拿出办法;驳倒智叟,不是泛泛顶撞,而是据理而言。 (二)运用对比手法 为了突出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强调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哲理思想的正确,就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与“山不加增”对比;为了表现移山时不畏艰险的气概,激励人们去掌握这一哲理思想,就以“年且九十”的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的家庭,“始龀”的助手,与“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对比;为了说明愚公并不愚,智叟并不智,显示这一哲理思想所产生的威力,就以智叟的一开始的“笑而止之”与被驳后的“亡以应”对比,等等,在对比中逐步完成了愚公艺术形象的塑造。 (三)生动的人物对话 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思想主张的矛盾冲突,借人物语言作了透彻的表达。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对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文中愚公和智叟二人的对话,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智叟的“笑”,是对愚公移山不屑一顾的轻蔑情态;智叟的“止”,是对愚公移山不以为然而进行粗暴的干涉。这个自以为多智的老头子,在他的眼里,愚公能移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所以脱口而出,给愚公泼冷水。智叟讥笑愚公笨拙,所持理由与愚公的妻子相同,便两者态度迥异,一个是自视其高,加以阻挠,一个是提疑问,目的是为解决问题。智叟,智于其表,愚在其中,因此愚公对智叟的冷嘲热讽,先报之以一声长叹,表示遗憾想不到智叟竟是这样的木然无知,接着,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出语尖锐犀利,毕露锋瓦。这段话含有很大的思想空量,阐述了“有限”和“无限”的朴素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表现了愚公迎难而上的精神。 | ||
理解性默写 |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愚公是怎样开始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⑦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⑧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⑨出自本文的成语:愚公移山 | ||
问题探究 |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答: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文中写“其妻献疑”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这两个人物对情节有什么作用? 答: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妻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智叟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3、文段中“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了什么? 答:寒暑一节,始一反焉一冬夏换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答:这两句话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在明确句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提出的问题。文章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愚公作了铺垫。 5、第一段交代了太行、王屋二山的位置及高度有什么作用? 答:交代了故事背景,同时为后文愚公移山作铺垫,烘托了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 6、“邻京人城氏之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强调“婚妻”、“遗男始龀”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愚公移山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7、愚公的妻子和智叟两个人对愚公的称谓一样吗?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答:不一样。其妻称愚公为“君”,言语间表达的是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称愚公为“汝”,言语间流露出对愚公的轻视态度。 8、用天神搬动大山的结局有什么作用? 答: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 | ||
教材习题 | 一、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愚公之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支持、质疑) 智叟:“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嘲笑、讥讽)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恐惧、害怕) 天神: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敬佩、感动) | ||
二、这则寓言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熟读并背诵课文,想一想它的寓意是什么。和同学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 |||
三、翻译句子,体会智叟和愚公两人对话背后的心理。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不能铲除,又能把山上的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移山不可能) 2.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可是山不会加大增高,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相信可以移山) | |||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3、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4、帝感其诚 1.将近,况且。2.阻止;仅仅,只。3愁、担心;使动用法。 | |||
五、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 2.愚公与智叟辩论 示例: 愚公与智叟辩论 愚公一家移山的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茶。 这天,愚公挑着箕备准备到渤海去。烈日当头,愚公走到了河曲这个地方,这时有个叫智叟的老头跳出来说:“老夫自幼生活在河曲一带,当地人都管我叫智叟,这位老兄,你在干什么呀?”愚公。一边把箕备放到地上一边对智叟说:“吾生活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因门前有两座大山阻挡我去路,所以我要率领了孙要把这两座大山给铲平。“说完,愚公挑起箕备准备继续向前走。 这时智叟一边笑着,一边拦住愚公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这一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损坏不了,又能把这两座山怎么样呢?。“愚公长长叹了一口气说:“你思想也太顽固了,还不如寡妇和孩子呢。即使我死了,但是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是山不会增大,还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智叟又一次仰天大笑,说:“了了孙孙无穷匮?那又怎样,人是不可能战胜自然的,所以你还是顺其自然,不要再做徒劳之举了。 愚公又叹了一口气:“哎,你只看到自然的强大,却看不到人类的伟大。鼠目寸光,思想顽固,枉称一个“智“字!自然固然强大,但只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改变,来创造,人又怎么不能战胜自然?” 智叟还是非常顽固,大骂道:“你可真是老糊涂了,就你这一把老骨头还移山,哪天要是出个意外,你全家人都得为你大办丧事。再说,你这么移山又有什么意义呢?” 愚公怒喝:“我移山,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生活在那一片的劳苦大众!是为了我的子孙后代!像你这样冥顽不灵的人,这辈子都走不出这样的大山,你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要被这样的大山给阻挡!” 河曲智叟见到愚公义正严辞,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但他实在太顽固了,边走嘴里还边叨叨着:“哎,这愚公真的是老糊涂啦,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