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5月誓师北伐,7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诗人简介
曹操,字孟德,沛国交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一统一了北方。建安12年,东征屋恒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宏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主题归纳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虽然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交代《观沧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沧海所见。
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和山岛。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这一层全写实景,是作衬托用。
第三层(9——10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及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诗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