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银——每一件银饰,都是一首诗
头戴银冠,脖挂银项圈,胸前铺满银饰的苗女盛装形象,构成了绝大多数人心中的苗人印象。
姊妹节上身着盛装、佩戴银饰的苗族女子。摄影_秦刚
苗族人对于银饰的喜爱由来已久,记录苗族传世历史的苗族古歌中多次出现的“金银”相关内容就是明证。
黔东南苗族人对银饰的推崇,如今已发展到“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的地步。苗寨里的姑娘一身银饰盛装,饰品可达半人高。部件多可达数百件,重逾二三十斤。这一身繁复的盛装银饰,承载了丰富而生动的苗族历史与文化。以全身最夺目的银饰——大银角为例,水牛角造型就蕴含了水牛在苗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银衣片
除了水牛角,蝴蝶妈妈传说里相关的人与物也是苗族银饰造型的重要素材。苗族古歌里说,世间万物的始祖蝴蝶妈妈由枫树心孕育出来后,水上的泡沫“游方”交合,生下12个蛋。后来经鹡宇鸟孵化,12个蛋中分别生出姜央、雷公、龙、虎、牛、象等12个兄弟。这段传说中的典型元素,如蝴蝶、龙、枫叶等,被广泛运用到苗族各类银饰中,成为苗族纹样和造型的创作源头。
银胸牌。黔东南银饰的瑞兽纹样中,龙纹、凤纹十分常见。摄影_李贵云
这些银饰经过几代苗族人的不断传承和丰富,成为苗族鲜明的服饰特征和民族标志。与此同时,随着与外界交流日益丰富,苗族银饰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呈现出时代性特征。例如各地苗族银饰上的八仙、罗汉、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等纹样,都不同程度吸收了汉族银饰的特色和工艺。
该套盛装包括银角、银发簪、银头围、银耳环、银项圈、银压领、银手镯、银衣片、银腰吊坠
百鸟衣——承载着历史,吞吐着芳华
除了银饰,苗族的“百鸟衣”也是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百鸟衣在历史上第一次一鸣惊人是唐朝的“卉服鸟章进长安”一事。而以“卉服鸟章”之名大放异彩的百鸟衣,能在大唐长安博得青眼,定然有它的道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百鸟衣究竟是怎么做成的。
缝制传统百鸟衣的底板不是普通材质,而是一整块上好的蚕丝板。在制作百鸟衣前,先要排丝,这是最费工时的步骤。苗族做蚕丝板不会像汉人做丝绸那样,让蚕先结成蚕茧,再缫丝、织丝绸。所谓排丝,就是找一块平整的木板,在上面画出经纬线,然后让正在吐丝的蚕按照经纬度在木板上边爬行边吐丝。蚕在爬行过程中吐的丝就自然而然在木板上“镀”成了一张蚕丝板。让蚕自己吐丝织绸,表面上看很“自动化”,其实是一件极端费工费时的事情,因为每一拨春蚕吐丝一次后,一个春天就过去了,要集齐能制作一件百鸟衣的蚕丝板,等上三四年算是少的。
“百鸟衣”之名,源自其纹饰中众多的鸟形图案。
经过数年的等待、准备,才真正进入更加繁琐的制作过程。丹寨百鸟衣多为长衫绣衣,由背、肩、袖口、前胸、后背、前后摆片和衣摆羽毛束等十数个部分拼合而成;衣上的图案和纹样采用苗族传统刺绣制作,融合平绣、堆绣、打籽绣、破线绣、钉线绣、辫绣、马尾绣等工艺,一绣经年,极尽复杂。
男子的“百鸟衣”上的图案却多为龙、蛇等。摄影 _陈沛亮
几年的时间,一个苗族姑娘生命中最好的年华就这样凝聚在一件华美的百鸟衣上,所以,这样的华服自然不会是日常的消耗品。对于苗族人来说,百鸟衣是出席婚丧嫁娶等盛大活动时最重要的“礼服”,更是鼓藏节中参与祭祀活动的“鼓藏衣”,衣上的一花一鸟,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深意。
百鸟衣是苗族噶闹支系的节日盛装,只有在包括鼓藏节在内的重要节会时才会穿出来示人。摄影_李雪
酸汤——你回家吧,我在等你呢
很早以前,苗族人已经发现吃剩的食物放久了会变酸;淘米水放的时间长了,也能形成酸。最初酸的制作包括两种方式:淘米水加热,由霉根菌发酵而成;酿酒的时候,酒糟没发好,往里边不断添水,也能逐渐发酵、变酸。
围绕着酸,苗族人形成了一系列的酸食文化。酸菜:收青菜吃不完,就把它洗了,晾干,放在坛子里,变酸。腌鱼:吃不完的鱼,就在鱼肚里加点糯米,放在坛子里发酵;酸肉:直接把肉放在坛子里发酵……
白酸汤。摄影_陈沛亮
酸汤在苗族人生活中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填饱肚子,更体现在形而上的精神领域。祭祀祖先时,必须有酸汤鱼(有部分地区也会用酸汤煮猪头),而且不能放盐。只有酸汤煮的鱼和肉,才会保佑他们,不用酸汤,“挑剔的”老祖宗们是不认的。女孩出嫁时,嫁妆里会有两条煮熟的酸汤鱼,暗示繁衍子孙,也提醒姑娘不要忘了本,留有妈妈的酸汤,就要经常回家来;而男方,也必须用这两条酸汤鱼祭祀祖先,才表示祖先接受了这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