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内容摘抄 编者自己注解。
对教育的想法是卢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想做的不是改变别人的看法,而是不断怀疑自己的观点。卢梭追求的是不管人们出生在什么地方,如果有人能用他提出的方法教育子女,且这么做了之后能给子女带来非常大的好处,对卢梭来说就够了。
任何计划都需要考虑两件事情:一,计划要绝对有好处。教育方法要适合人,充分适应人的天性。二,实施起来要容易。这取决于情况中的特定关系,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
第一卷:
1、我们所受的教育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我们的器官和才能的内在成长,是自然的教育;我们学习如何利用这种成长,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周围环境中所得的阅历和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只有一部分能尽自己所能。如果三种教育在一人身上产生冲突,那教育就出了问题。自然教育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事物教育只有一部分能尽自己所能,人的教育是我们唯一能真正做主和掌控的,即使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虚幻的,因为没办法正确指导孩子身边所有人的一言一行。
2、我们生来就有感知力,并且从出生开始一直受到周围事物的各种影响。这是天性、是自然学习过程。(编者注:这种基于人类本能的感知力是人生唯一的学习路径,可理解为反馈机制。孩子从身体内外的刺激中感受人事物,并在身体给出的反馈中不断修正感知到的人事物的属性。这不仅是生物体先天的学习路径,也是后天的学习路径,只不过后天学习的反馈机制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大脑的想象,这个想象又来自于逻辑的必然。)
3、所有“区域”的社会群体在紧密团结与充分联合时,往往会疏远更大的社会群体。(编者注:前述“区域”的最小范围就是自己,除此“区域”以外就是整个社会。这内涵着人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它是一个螺旋向上的过程:先认识一点世界,然后对照着认识一点自己,达到某种状态后再认识一点世界,再把这种认识用于认识自己,就是这个螺旋向上的反馈过程,一点点积累起一个人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的。)
完全自然人一切只为自己,完全社会人一切都为了整个社会。
一种好的社会制度懂得如何改变人的天性,为了给他相对存在而除去他的绝对存在,并且把“我”运送到共同体之中,这样每个人就再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完整的一”了,而会把自己看做共同体的一部分,并且只对这个整体很敏感。(编者注:有一个经典理论——个体的理性会造成群体的非理性。这两个是一个意思。言外之意——承载社会的国家体制为防止“公用地悲剧”就会设计一套伦理制度来约束个体追求绝对理性的趋势,从而使我们无法抹除自己的社会属性。这个绝对理性的趋势就是马太效应,资本会驱使个体充分利用个体的绝对理性,在这个过程中人就被异化了,从而造成资本的资本化,进而引发群体的非理性。这个群体非理性就是现代社会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问题现象。)
两种必然相对的目标产生了两种相反的教育形式——一种是公共和共同教育,一种是个人和家庭教育。
卢梭不认为荒唐的学院是公共机构,也不指望社会教育,因为这两种教育同时面临两个方面的目标,最终什么也实现不了。(编者注:显然卢梭认为的家庭教育就是完全自然人的教育。但家庭,或者说父母对于孩子来讲不就是在他认识自己之前疏远的那个社会群体吗?)
4、人的天性会召唤他过人类的生活,而生活正是我想教给他的职业。
5、襁褓的意义重在褓而不是襁。让婴儿自由的舒展身体对其身心成长都更好。长时间的襁褓束缚会阻碍血液流通,进而产生痛苦,感知活动受阻,会积累负面情绪,再叠加痛苦会造成大哭,日积月累最终会影响性情。
6、不要让孩子小时候应该承受但未承受的艰险变成长大后遭受的成倍的痛苦。(编者注:父母的职责是尽可能提供保护措施而不是为阻止孩子仅仅是可能产生小危险的举动。)
7、(编者注:需要强行灌输的概念必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搞错的那种情形,若非如此,就需要重新认识实际情况。)
8、相比由世界上最聪明的老师来教育,明事理但学识有限的父亲可能会把孩子教的更好。因为热忱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并且胜过用知识弥补的热忱的缺乏。
父亲教育孩子的职责与母亲哺乳孩子的职责一样,是没有任何借口、理由来逃避的,代替也不行。父亲的三重职责:赚钱提供生活所需、培养孩子成为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然人、培养对国家有益的社会人。
教育孩子只有一种科学——人的职责。
(编者注:教育孩子这件事,相比从胎教就开始来说,从中间出发的必须走两倍远的路。因为人成长路径的客观规律不会变,对自己与世界的认识、对各种概念的理解与熟知、无数的优秀品质都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日复一日的反馈、练习而形成。那些曾经错过的人生阶段,只有从头再走一遍才能稍微弥补回来。)
9、地理条件、文化习俗、资源禀赋等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编者注:这些外界环境因素原本的作用是佐证家庭教育的到位,就是说当孩子接触到这些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我爸妈教过、说过我这个’、‘我看到我爸妈也是这么做的’这样的类似情形。如果上述外界环境在孩子成长的路径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或者是在某种程度上的决定性作用,只能说明父母教育的不到位。比如说孩子“凭空而来”的兴趣,为人处世的方法,喜怒哀乐的性情等等。)
10、自然学习先于人为教导。
11、孩子最初的感觉纯粹是感性的,他意识到的只有高兴与痛苦。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一点点形成有代表性的感觉。这个阶段习惯的养成应该是顺其自然的,顺其自然意味着他能充分支配利用自己的一切来完成他的意愿,在这个支配利用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感知,将接触的人事物定性。
12、新鲜的东西总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但未知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讲太多了,未知内涵恐惧,需要循序渐进——先从光鲜亮丽的、美的、有趣的、亲切的、光滑的开始,然后是中性的,然后再向黯淡无光的、丑陋的、吓人的、粗糙的等慢慢过渡。性质非常偏向负面的东西一开始先让孩子远距离的看,直到孩子习惯到确认它没有威胁,是无害的,然后再慢慢让他自己亲手摆弄。(编者注:这是一种认知极限的扩展过程,是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培养过程。这是由事物的统一对立性决定的,如果不认识丑,也就不知道美是什么概念,善恶是非都是如此。如果只接触父母送过来的“好”的东西,那么孩子的认知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为就会走向极端。)
13、在生命之初,当记忆和想象还没有发挥作用的时候,孩子们只会注意到那些会影响他感觉的东西。感官经验是他的思想原材料。因此,它们应当以适宜的顺序来呈现给他,这样记忆才会在未来的时间以同样的顺序呈现给他理解力。但是由于他只注意自己的感觉,所以一开始能清楚地明白这些感觉和导致感觉的人事物之间联系就可以了。不要压制他触摸和把玩东西的这种不安分,这表明他正在进行非常必要的学习。通过看、摸、听、闻去感受人事物的冷热、软硬、轻重、大小、形状、气味等等。
14、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认识到有些东西和自己不是一体的,才能获得延伸概念。无论是主动运动还是你抱着这他四处转悠,本质上都是通过环境的改变来让他学会距离的判断。如果孩子表现出一声不吭地眼睛直盯着某个东西然后伸手想抓的时候,这表明已经产生了距离的意识,可以尝试将那件东西放在他眼前不远处,引导他主动“爬过去”,或者慢慢地拿到他面前,而不是把东西直接送到他手里。要让他产生自己与那个东西的相互独立性的意识,感受距离的变化,概念也就会慢慢产生,同时也会逐渐清晰独立个体的延伸概念。但是当孩子哭闹着伸出手来想要抓住某个东西的时候,他哭的越厉害,越不能顺从他。因为想拿这个东西的行为并不是为了满足像饥饿这种本能的需求,而是变相成为一种命令,必须不失时机地让他学会不对人和东西下命令,。因此当他哭着伸手要某个东西的时候,最好是把他抱过去,他将从这件事中得出与他年龄以及实际相符的结论——东西不会自己过来,不是所有命令都会得到响应。(编者注:与上两段内容承接有所承接。)
15、孩子几乎不会处在漠不关心的状态,要么睡着了,要么正在感受什么。因为他们的感官还没有发育完全。“婴语”和面部表情是理解婴儿表达的重要窗口。哭几乎是感官发育未全完的婴儿表达不适的唯一方式。
16、我们要谨慎对待孩子容易狂怒、怨恨和生气的这种性情。孩子的大部分疾病都是惊厥性的,他们的神经更易受到刺激。所以尽量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展现过激的负面情绪,(编者注: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对孩子的性情培养很重要。)
17、顺从孩子与阻挠孩子是有很大区别的。孩子的哭泣从一开始的恳求逐渐变成命令。这表明道德结果的直接原因并不在于天性。(编者注:我认为人之初,性无善恶。性相近是因为都无善恶之分,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性相同’。因为善恶是对立统一的,不可能单独存在,要么都有,要么都没有。但你说一个婴儿有善恶观念,显然有违事实,且从他们的状态来看,更像是无善恶观念,所以人之初,性无善恶。性相同,习相远。)
18、只有理性才会教我们认识善恶,没有理性就不会形成良知。在到达明事理的年龄之前,很多时候做的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在浑然不知中进行的,都是无意识行为。(编者注:当能感受到别人的善恶但自己的行为却没有从善恶角度出发的时候,说明此时心中的道德概念还处于无意识阶段,还没有在心中形成道德约束力,那种感受顶多是趋利避害的本能罢了,就像被别人欺负的孩子也会欺负其他人一样。)
19、老人与小孩同样软弱的身躯却表现为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老人希望平和安静,活力凝聚心中,小孩却在积极寻求改变,活力从心中泛滥并四处蔓延。然而小孩的这种“改变”需求需要行动,而熵减比熵增难得多,因此孩子多表现出破坏性,符合他们急不可耐的性情。一但养成支配他人实现愿望的习惯就会变得烦人、蛮横、傲慢、不讲理、难以管教。这种支配欲是逐步形成的。(编者注:但是这种支配欲如果能够得到恰当的引导,就有变成领袖的潜质。需要对力所能及的自助、力所不及的求助、与人协作的合作、指挥别人的领导这四种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
为防止支配欲过度发展,四个准则可以参考:①必须让孩子有机会使用自然赋予他们的以及他们不能滥用的一切力量。②智力与体力上的不足父母可以弥补。③给予的帮助应该是自然的、孩子参与进来的、真正有用的,而不是突发奇想,希望借助支配实现一步到位。④仔细观察孩子的语言和迹象,辨别那些欲望是自然产生的还是主观的。(编者注:需要父母对支配欲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判断。)如此从一开始就让他习惯将欲望控制在自己的力量之内,也就会大大减少因为失去一些超越他自身力量的东西而带来的痛苦。(编者注:这也隐含领袖潜质的培养方式。)
20、如果能帮助婴儿快速改善造成哭泣的痛苦的话,就应立马帮助,不要拖延。如果不能,尽量不要尝试通过抚慰使他高兴的方式。这种情况下的抚慰并不能减轻痛苦,而且长期以往会让婴儿养成习惯知道如何引起你的注意。越是急忙冲过去安抚,想阻止他哭,最后越是让他变得喜欢经常大哭。
21、婴儿活动中受到的约束越少,哭得越少。
22、用吸引人的东西分散注意力是让婴儿不哭的好办法,但是要让他玩得开心,忘记关注你。(编者注:而且用的东西要丰富一些,我指的是性质上的丰富,不要有“拿最好的都给孩子”这种想法。)
23、在婴儿面前说话尽量说短句、简字,并重复几次。要让孩子表达完整之后你再给予反馈,要耐心等待他的重复,这是他自我学习自我纠正自我表达的过程,不要着急展现你的“善解人意”与“无所不能”。让孩子养成他自己的话得说完才会得到你的反应的习惯。不要过早地硬要孩子说话。
第二卷:
24、会说话之后自然就会哭得少一些。除非疼痛强烈到无法形容,否则如果仍用哭来表达自己,那就是父母的问题。
平白无故的哭就由他哭去,别理他,等他哭完再理他。
孩子受伤不要表现得太惊慌,伤已受,疼痛必须他自己承担,你的惊慌只会让他“觉得”更疼。受伤的疼痛并不全部来自于伤本身,还有因为恐惧所带来的。你淡定,他就会学你也淡定(编者注:当然不是一次就学会)。而且这是教导他勇敢的大好时机。小的疼痛学会慢慢忍受,疼痛的承受能力就会逐渐增强。(编者注:这也是一种痛苦承受能力的极限的突破。)
25、有些可以自然习得的小技能不必那么刻意地去引导,不要害怕孩子摔跤,不要随便提供额外的帮助。不要去攀比本能的东西。不要让你的慈爱与孩子的柔弱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26、每个痛苦的情绪都与想摆脱痛苦的欲望分不开,每一个快乐的想法都与想享受快乐的欲望分不开。不快乐是由欲望与能力的不均衡造成的。
在我们的偏见和人类习俗改变了我们的自然倾向以前,孩子以及成人的幸福在于他们能利用他们的自由。但孩子的自由会受到他们弱小的限制。
有两种依赖,一种依赖于物,这来自自然;一种依赖于人,这来自社会。
27、同意过的他开口就要给,无须他恳求,也不要讲条件。给的时候高高兴兴,拒绝的时候斩钉截铁。
28、在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之前不要惩罚,因为惩罚不是为了让他承认错误,而是孩子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或者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当父母成为后果和惩罚的施加方的时候。当父母成为施加方,而惩罚又在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之前施加,这会让孩子认为是你在惩罚他而不是错误,为什么孩子会跟同龄人讲每一件事情,而不会告诉你一切?就是因为告诉你实情比告诉小伙伴更加危险。同理,在孩子知道怎么惹你不高兴之前不要让他求你原谅。(编者注:后文有相关论述)
29、当你在说教的时候请允许孩子说话、反驳、提问,并且要收起说教姿态正面回答。
30、第一次接受正义的概念不应该来源于我们欠别人什么,而应源于什么应归我们所有。
31、谎言有两种,一种关乎既成事实,一种关乎未来的责任与义务。
32、说对了和按照正确的理解说对了,是两个概念。孩子偶尔从嘴里冒出来的特有道理的话,并不代表他一定懂得了什么。(编者注:父母最好是确认一下。怎么确认呢?一是重复他的话,确认没听错。在你有把握认为他真的理解的时候,将那句话表达为你认为该有的含义,并再次向孩子确认他是不是如你所说的这样来理解的。如果你没有把握,就问为什么,让他自己阐述。这个过程是一种无意识的主动学习,在没有得到那个准确答案之前,尽量保持继续对话,但如果深度超出他的年龄应该理解的范围,就不要强行让他认同你的观点或者记住你说的意思。这个过程重在表达,而不在结论。)
33、不要提前阻断自然成长的过程,教育的介入时间与介入频次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增长的。在不涉及重大本质的边界内,请尽可能给予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自由。
34、不要期待三两遍就能教会孩子任何一个道理。切身性原则:父母在教育之前,首先自己要想一下:用来解释这个概念、道理的东西是不是孩子能够理解的。不要试图用更高级的概念或者逻辑去解释一个简单的东西,当一个简单的东西他都不理解或者理解错了的时候,更高级的概念或者逻辑只会让他更困惑,也只会让你更恼怒。
35、尽管记忆力与理性是完全不同的才能,但其中一种才能离开另一个都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在长到明事理的年龄之前,孩子接受的是图像,而不是观念。
36、不要用你的头去指挥孩子的身体。你可以通过鼓励尝试着引导他行动,问为什么来引导他思考,从而使他可以用自己的小脑袋支配四肢, 如此便能锻炼他的意志。
37、通过一定的自由,让他能够对身边的人事物多接触,并对这些人事物的影响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预测和推理,如此便会获得大量的经验。
38、在对孩子的自由与放纵管控问题上,父母应该有一个判断的尺度,对于什么样的情境下孩子的正常反应应该是什么,父母要有自己的正确认知。当孩子表现出本不应该的贪婪、暴戾等负面表达的时候,就需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约束。这其中会有一个很关键的模糊地带——固执——表现为在做某些无伤大雅的事情的时候,不想被人打扰,专心致志地自娱自乐,你一干扰他就不开心。这种情况对孩子来讲是一个极佳的表现,父母不要轻易打扰,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即可(防止不可控的事情发生)。沉浸的过程就是他自己大脑与身体相协调的过程,也就是身心共同进步的过程,这是自然教育的重要环节,这对小孩来讲非常重要。当快乐的或者表情平静的专注转变成不开心的暴躁的时候,就是过了那个大脑与身体相协调的极限阶段,因为他发现他的大脑不能支配他的身体达成他想要的效果,因此就会变得焦躁甚至暴躁暴戾。这是他能力极限突破的关键时刻,能不能突破就看父母怎么做了。这个关键时刻需要父母及时出手,不要等到他认定了自己做不到而放弃的那一步。一方面,在孩子能用语言顺利地表达出他想要什么之前,你只能靠他给你的肢体、表情动作并结合他专注的事物来猜测他的需求。如果能猜对那是极好的,这时父母要做的就是把那个他自己没完成的效果如何做到的过程展现给孩子,直到他明白了或者会了之后不再感兴趣为止,孩子表现为不再因为刚才他自己“不能为之”而感到焦躁,这意味着孩子的身心、大脑与身体的协调极限得到了有效的突破,这样的突破日积月累,就会看到孩子显著的成长。另一方面,虽然这个猜测过程并不容易,但还是请父母多一些耐心,比如多问几句“怎么了?”或者“你想干什么?”这样的话,配合着让他焦躁的事物,尽可能引导他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的更清晰一些,而不是上来就抱着他安抚情绪,因为你这样的安抚并没有解决他的困惑,就像安抚并不会减轻伤痛一样,只不过是强行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你身上,如此孩子的大脑与身体的协调发展也就没能实现突破,这样的不突破如果经常发生,就会养成“知难而退”的心性,表现为抗挫折能力较低,没有学习探索的欲望,自驱力不够等等,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出现负面表达而给予的约束应该是果断、简短、明确的,必要时还需要不断重复,但应该是中性的拒绝而不是呵斥、训斥、反感甚至侮辱的负面表达。因为你不能将自己推向孩子的对立面,如果父母是通过负面表达管住了孩子,有可能并不是因为孩子知道事情本身不可为所以才不做,而是害怕于你的恐吓才退缩了,小孩都是记吃不记打的,过后他很可能会偷偷地再去尝试做这件事情。(编者注:参见28)
40、推向对立面意味着一个是权威的,一个是无知的。一个是大脑,一个只是身体。一个是不容置疑的,一个是无法反驳的。在对立的初期阶段,孩子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寻找管束他的人身上的缺点,并以此为武器反抗权威,这种习惯很致命。而权威的父母为了维持权威必然会变本加厉——态度越来越严厉、规矩越来越苛刻,打压越来越明显,无知的孩子为了适应权威就逐渐放弃了自我意识与自己的人格,越来越没有主见、越来越没有动力、能力也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比例的增长。最后抗争不过的孩子就慢慢学会了撒谎、隐瞒、欺骗,嘲讽、窥视、顽劣等等。
41、感官的使用不仅仅为了增强体力、能力,也为了提高我们的判断力。
只有想象的火焰才能点燃诸如恐惧那些强烈的感情。
42、孩子的学习过程之一:感知,测量,判断。(编者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之二:观察、模仿、练习。孩子的学习过程之三:探索、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