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食货志中的经济思想

《汉书·食货志》乍一看看上去,以为是汉代美食家制作的”吃货日记”,实则不然,它是汉书十志之一,记录了西汉时期的农业与经济制度。

有了这些记载,我们才能从更加宏观角度来看待当时王朝的兴衰。之前我有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说《三国志》是一本残缺的史书 ,感慨《三国志》只记载了人物传记,缺少《志》,很是遗憾。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汉书·食货志》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灭商后,箕子向武王建议应重视”八政”,其中食、货分列前两位,是社会的重中之重。

很多位领导人都有引用了这一句”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来特别强调粮食的重要性。

“食”,指的就是农作物,供人食用的东西。而“货”则代表了可以被交易的物品,包括了布帛衣服、金属、工具,以及货币这种”等价交换物”。食和货是天下万物之本,有人类社会以来就离不开这两样东西。

《食货志》里的”食”,开篇便讲述了国家的税赋和土地政策,公田收十分之一,加上工匠、商人、山林官、水利官这边收上来的叫做”税”。”税”一般指的是征收上来的实物,比如上交粮食、上交物品等等,主要用于皇室使用、祭祀、百官俸禄等等。”赋”则是征收上来的钱财,主要用于军队开销。

在周朝时期,天下大多是公有的井田土地之制度。老百姓年满二十岁时候,国家会给予他们土地,六十岁时候会将土地回收。八家人共同耕种一块九百亩井字型土地,中间一块一百亩地是公田,当中留出二十亩地用于盖房子,其余是自家私田,各分一百亩。

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到了西汉建国以后,因为经历了连年战乱,百姓生活非常苦难,于是减轻了赋税,只收十五分之一,也纷纷削减官吏的俸禄,让百姓们活的更轻松一些。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以前的井田制下,大家耕种公田的积极性都很差,毕竟是完全给国家打工,谁都不愿意出力。于是汉朝开始废除了公田,将土地私有化,允许百姓买卖。极大地激发了民间的生产热情。

汉文帝时期采纳了晁错的建议,鼓励百姓移民去边疆,在那里国家又会免费给予移民土地,并且免除土地赋税。

汉书食货志中的经济思想

汉文帝

土地私有化之后,很多遭遇灾难不得不卖地然后流亡的百姓们,纷纷前去边疆开垦。

晁错提出了《卖爵令》,允许富商和百姓们通过上供粮食充实国库来买民爵,如果犯了罪,也可以用粮食和钱财来消罪。

汉景帝时,又一次下调了税率,百姓只需要上交三十分之一的收成即可,进一步激发了生产热情。所以在汉初的几十年里人口增长很快,粮食产量也逐步提高,国库也充盈许多。

汉书食货志中的经济思想

晁错改革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地主豪强们纷纷兼并土地,让失去土地的百姓成为他们家族的长工继续在原有土地上耕作,国家之收三十分之一的税,而这些地主们却要收掉二分之一的税。

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十税五也。

私有化带来的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悬殊问题,也为后世汉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汉书食货志中的经济思想

汉朝田庄

货这边来看,更多的是讲述了货币变迁,因为货币是百物流通的根本。周朝分封制度下,各国都有不同的货币。秦朝一统之后,以黄金为上币,半两铜钱为民间主要流通货币。

到了汉朝,改为五铢钱、四铢钱等。

 

汉文帝开始,允许地方郡国自行铸币,中央只提供了依据,就是重量必须足够。不过这样的权力下放必然带来了大量劣币流通于世。吴国因为盛产铜矿,所以大量铸造钱币,富庶非常。日后七国之乱吴国为首,跟这个货币政策关系很大。

是时,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后卒叛逆。

汉书食货志中的经济思想

七国之乱

许多人在民间开始私自铸造铜币,私铸的钱很多重量不够,或者中间会辅以铅等其他物质,大大损害了全国的经济运转。许多地方都开始不愿意收铜钱,而是回归传统的以货易货方式来防范假币。

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盗铸,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

汉武帝开始屡屡对匈奴用兵,虽然战功卓著,但是每次都军需花费巨大,给予功臣也要有丰厚的奖赏,收服安置投降的匈奴人同样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

此后四年,卫青比岁十余万众击胡,斩捕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而汉军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转漕之费不与焉。

明年,骠骑仍再出击胡,大克获。浑邪王率数万众来降,于是汉发车三万两迎之。既至,受赏,赐及有功之士。是岁费凡百余巨万。

汉书食货志中的经济思想

汉武帝经济改革

中央的财政紧张,也加剧了地方上私自盗铸的情况。汉武帝眼见不能这样下去,于是官方发行了“白金”,其实是银和锡的合金,有“龙”、“马”、“龟”三种样式。并且官方认定他们价值,龙值三千钱,马值五百,龟值三百。这样的“合金”以官方手段发行并流通下去,其实是半”强制”的将地方上铸造的钱通通收缴国有。同时也下令取消地方上的铸币权,统一将铸币权力收回。

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犯者不可胜数。

汉武帝除了钱币专铸以外,还开始实行盐铁官营。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盐,每种工作也都离不开铁。以往的盐、铁都是地方富商们垄断的产业,现在让这些人变成官府官吏,盐铁业务都变成国有产业,也是汉武帝为了筹措军费使用的手段。

使仅、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益多贾人矣。

汉书食货志中的经济思想

盐铁官营

中国自古以来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四个阶层里面,商人的名义上社会地位最低。

士、农、工、商,四人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

但是商人们往往头脑更精明,会低买高卖,并且在灾难、战争等乱世时更是大发灾难财。

他们自己本身并不参与生产,只是在商品流通环节里面层层赚钱。商人们为了赚钱就会格外压榨受苦的百姓,富裕之后结交上层王侯们,开始对权力有所染指。这样一来,国家也需要从政策层面对商人进行一些”压制”。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为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书食货志中的经济思想

富庶的商人

汉武帝御史大夫张汤和侍中的建议,颁布了“算缗(mín)令”。即商人以及小工业者就需要按照自己家庭财产水平来交税。

商人的财产每一缗(一千钱),收税一算(一百二十文)。手工业者们是四缗收税一算。

另外,除了地方官吏、三老以及戍边军官们以外,所有人都要按照家里乘用车辆收税,每乘车收一算的税。如果家里的车是用来做买卖运输货物的,要收两算的税。运输用的船,超过五丈长的,也要收取一算的税。

 

“算缗令”要求商人自行上报财产,那大伙当然是藏着掖着了,没有人在外面露富,为了都是少缴税。于是汉武帝又下了一道更残酷的“告缗令”,来配合”算缗令”的执行。

对于财产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的人,罚戌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这叫做”告缗”。”告缗令”一出,民间一片”检举揭发”的热潮,汉武帝还把主动”多申报,多缴税”的一位名叫卜式的人立为典型,给他封官。

是时,豪富皆争匿财,唯卜式数求入财以助县官。天子乃超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以风百姓。

《食货志》最后总结说到,如果国家君王圣德,臣子们贤良,那么制定的政策也会非常好,在百姓赋税不增加的情况下也能充盈国库。但是国家衰败,奸臣弄权的时候,再好的制度也执行的不到位,制度一旦被破坏了之后,就离亡国不远了。王莽导致西汉灭亡就是最好的表现。

至于王莽,制度失中,奸轨弄权,官民俱竭,亡次矣。《汉书·食货志》

参考资料:《汉书·食货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430879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