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春景》解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惜却被无情恼。

简注:

花褪三句,写暮春景色,杏花凋谢,青杏初成,柳绵将尽。

词意散绎:

杏花飘落残红尽,青杏初成还不大。

燕子已经飞回来,处处绿水绕人家。

柳花飘零将飘尽,芳草碧绿遍天涯。

墙里竖着秋千架,墙外有条人行道。

墙外行人在倾听,墙里佳人在欢笑。

笑声渐渐听不到,墙外行人心烦恼。

评析:

一,写作时间的确定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将此词列为“不编年词”,未指明写作年月。曹树铭《东坡词》以为此词当作于熙宁九年(1076)东坡知密州时。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则据宋人笔记及词中“天涯”等词将此词定为绍圣二年(1095)东坡被贬惠州时所作。王说根据充分,最为合理可信。

二,最一般的解读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名篇。

上阕伤春,残红尽褪,青杏初成,柳絮无多,芳草遍布天涯,感叹繁华易逝,“流水落花春去也”。

下阕伤情,借“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象表达了一片忠心却被贬官远谪的惆怅和失落之感。

三,凄美的故事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二载:苏轼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值初秋,落木萧萧,有悲秋之意,命朝云唱此词。朝云歌喉方转,泪满衣襟。东坡问其故,朝云答曰:奴不能歌者,“枝上柳绵”二句也。苏轼道:我方悲秋,汝又伤春矣!朝云不久而亡,苏轼终身不听此词。

东坡悲秋,乃是他一生一贬再贬,暮年仍在贬谪之中,不免心生悲戚;朝云伤春,乃是她的美人迟暮之感。从更深的层次上看,东坡朝云,各人所感叹的是不同的。苏轼看到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男儿不管在哪里,都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朝云看到的是“枝上柳绵吹又少”,是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哀伤。所以,她才会泪满衣襟。朝云不仅是为自己的迟暮而哀叹,也是对东坡晚年流落天涯的慨叹。

四,形象大于思想

这首蕴含的情感异常丰富,不同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解读。

词的上阕:就作者而言,虽写暮春而并不哀伤和惆怅;就朝云而言,却是十分凄苦,以至使她无法克制悲伤之情,无法控制住眼泪。

词的下阕:所写场景,更有神趣。佳人,行人;多情,无情。两两对比,更觉意味深长。

有人说,这是苏轼借小词抒发自己对朝廷的多情,得到的却是当权者的唾弃;

也有人说,这是曲折地反映作者的伤感,历经坎坷,仍然在多情地怀念人生,追求未来;

其实,我以为,苏轼作此词时,也许并未虑及许多。他生性乐观,善于调节自身情绪。在被贬惠州的艰苦岁月之中,他以调笑,自嘲来开解自我,乐以忘忧,这或是最合理的解读。

清人李佳《左庵诗话》曰:“墙里”云云,此亦寓言,无端致谤之喻。他也是说这几句仅仅是把男女之情用诙谐手法表现出来,与政治元素并无瓜葛。也许,东坡就是在以自嘲的口吻,逗朝云开心一笑而已。

当然,内心丰富的朝云不但没有被东坡逗笑,反而触景生情,感伤落泪,这又是东坡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了。

这恰恰证明了文艺理论上的一句名言:

形象大于思想。

或者是:

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附图:杏花柳绵青杏,秋千佳人。

苏轼《蝶恋花·春景》解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解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解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解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解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解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解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解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434853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