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一曰,韩昭侯曰:“吹竽者众,吾无以知其善者。”田严对曰:“一一而听之。”
〔注解〕
齐宣王:名辟疆(?∼西元前324)。战国时齐国国君,威王之子。在位十九年,卒谥宣。
竽:乐器名。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形似笙而较大,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
南郭处士:姓名、生卒年不详。因家住南郭,故以为姓。处士,泛指无官职的读书人。
说:“悦”的本字,喜悦。
廪食:官府发给的粮食。
湣王:名地。战国时齐国国君,宣王之子,生卒年不详。燕国名将乐毅攻入齐国都城,湣王逃至莒城被杀。在位四十年。
【释义】
竽,古代一种吹奏乐器。“滥竽充数”意谓不会吹竽的人,混杂于众多乐工中凑数。后用“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亦用于比喻拿不好的东西充场面。亦用于自谦,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典故说明】
《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有一则故事: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竽的合奏,所以每次都要三百多个乐工一同演奏。有位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因为知道齐宣王的这个嗜好,便请求齐宣王让自己参加这个乐队,宣王也很高兴地答应了。每当众多乐工一起合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混在数百人的吹竽队伍中,有模有样地装出吹奏的样子,没人发现真相,他也因此能获得很好的待遇。
宣王死后,湣王继位,湣王虽然也喜欢竽的吹奏声,但他喜欢的却是独奏,所以命乐工一个个轮流表演。南郭先生得到了这个消息,知道再也无法蒙混过关,只好逃出宫去。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滥竽充数”一语,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却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充场面。有时也用来当成自谦之辞,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近义辨异】
〔鱼目混珠〕
以鱼的眼珠混充珍珠。比喻以假乱真。语本《韩诗外传》。
“滥竽充数”及“鱼目混珠”都有试图蒙混过关的意思。
“滥竽充数”侧重于以劣充数;“鱼目混珠”侧重于以假乱真。
【评注】
滥竽充数,这则成语中的“滥”是指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充数是凑数,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实际上,这个成语还可以用来表述在不同层次或不同层面中的情况,人的真实水平或实际能力达不到其所处的层级要求时,实际上都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并非只是主观方面的因素。
【评析】
《易传·系辞传下》中引孔子的话: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指出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道理。一个人的才德达不到某个职位或岗位的要求,自然难以胜任,甚至造成损失或灾祸。这里讲的是世间寻常做事的道理。
从人的成长角度看,若是不能扎扎实实的学好本领,并在实际应用中历练自己,也难有真正的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如同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的层层考试和选拔一样,只有通过并达到新的一层的要求,才有可能进入更高的学历层次。
以出世间为目标的正法修炼更是不可能有滥竽充数的情况出现,只有在真修和实修中达到更高一层法的要求,才能达到那一层法中的领悟和状态。当然,这也是在放下人心和各种观念后才能做到的。天梯已经垂下,这种机缘更是千载难逢,在末后时期的善恶较量中,人内心的天平如何衡量也就是自己未来走向光明或黑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