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人笔下,山川、树木、飞鸟以及四季之景,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诞生了不少绝美的写景诗词。
今天与大家分享十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古诗词,哪一首是你的情有独钟呢?
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这首诗宛如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卷,虽以赞美西湖之秀美为主旨,却婉转地寄托了对友人深深的眷恋之情。
诗人以一片无边无际的碧绿荷叶为背景,浓墨重彩地表现出碧绿中那一抹“别样”的红,使之成为六月西湖那不同于寻常的绮丽景色,可谓神来之笔,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尤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句,乃描绘夏日荷花之千古绝唱。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是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郁郁不得志。其于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充满悲恨的元曲。
此曲笔触细腻,饱含深情,将秋天的景色与游子的情感交融,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日夕照画卷,抒发出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凄楚之情,品读令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被誉为“秋思之祖”。
开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历来为人所传颂,堪称赞美秋天景色的经典诗句。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面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
春夜酣然入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回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不禁忧虑,那些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写景的佳作。诗人以春天的清晨为切入点,笔触清新细腻,将一幕幕绚丽多彩的晨景展现出来,诠释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情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自然质朴,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这首传颂千古的五言绝句,短小精悍,语言质朴,意味深长。它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真谛和生命的韵味。
4、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白居易作此诗时,正任杭州刺史,钱塘湖的春日美景使他神清气爽,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轻松的情绪,描绘出这幅西湖春意盎然的图画。
这首描写西湖的七律,清新脱俗,寓情于景,颇具盛名。其春日之景,尽显诗之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漫步在孤山寺以北,贾公亭以西,举目远眺,湖水刚刚漫过岸边,与白云低垂相映成趣。几只黄莺争相占领向阳的暖树。新来的燕子们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盛开,绚烂得让人眼花缭乱,而春草刚刚没过马蹄,显得那么娇嫩而富有生机。湖东的美景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尤其可爱的,还是那杨柳成排,绿荫掩映的白沙堤。
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江雪《江雪》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即便是初学儿童都能朗朗上口,细细品读,便能领略到其中深意。
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大雪纷飞、天地冰封的冬日景象,生动传神。而后两句,则勾画出一位渔翁在寒江之上独钓的场景,令人感受到诗人在遭受打击后内心的孤寂与坚韧。
全诗意境清幽,充满诗情画意,令人感受到冬日的寂寥与凄美。同时,它也是柳宗元对人生哲理思考的深刻体现。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江雪》都是一首值得珍藏的经典之作。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消失无踪,每一条道路都看不见行人的踪迹。
在江面的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孤独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6、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在阳光的轻照射下,香炉峰缭绕着一缕紫色的烟霞,宛如仙境。从远处眺望,瀑布宛如一幅白色的绢绸,悬挂在山峦之前。
高崖之巅,瀑布飞腾直下,仿佛有几千尺之高,壮丽的景象,让人不禁怀疑那是银河从天际倾泻而下到人间。
“诗仙”李白的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气势磅礴,想象力丰富,常常将现实与幻境融为一体,读李白的诗,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的憧憬。
这首诗如画一般,尽显景色之绚丽。首二句,生动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朦胧而又雄壮;后两句,以夸张和浪漫的手法,勾画出一幅气势磅礴、雄伟绮丽的山水画卷。此诗气象万千,引人入胜,在众多描绘庐山瀑布的诗篇中堪称佳作。
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宋·陆游《游山西村》
莫要笑话农家腊月里的酒浑浊,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的菜肴非常丰富。重峦叠嶂间,水路曲折,仿佛前路已尽,然而柳绿花红之处,竟是又看见一个村庄。
此刻春社已至,村民们的古朴之风仍存,衣着简朴,箫鼓之声此起彼伏。今后如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门,我必拄杖而来,叩响你的门扉,与你共赏这宁静的乡村风光。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情感,诗人以敏锐的笔触,捕捉游村的见闻,把山村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村民的淳朴风俗相融在一起,构成一幅清新恬静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江南水乡,与诗人一同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的同时也蕴含哲理,表达出人生旅途中的曲折与坎坷,以及在困境中重见生机的欢喜,千百年来被广泛引用。
8、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王维《使至塞上》
我轻车简从,将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边关的将士。我们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又看到北归的大雁在高空翱翔。
浩瀚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一轮落日正圆。当我到达萧关时,遇到了侦察的骑兵,他告诉我主帅仍在前线未归。
公元737年,王维奉命出塞察访军情,其实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的途中,。
诗中记述了自己赴边疆的旅程,以及在旅途中目睹的塞外壮丽景色,描绘出一幅绝美的塞外风光图,不仅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更流露出诗人因被排挤而感到的孤独与悲凉。
然而,诗人的悲凉之情在塞外雄浑景色的熏陶下得到了升华,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后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9、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泰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山色无边无际,令人叹为观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秀丽的山川景色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明,晨昏景色迥异。
那升腾的层层云气,涤荡着我的胸襟;瞪大眼睛远望归鸟回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我定要登上那泰山之巅,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在漫游途中所作。泰山,雄浑磅礴,其景致令人惊叹。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那巍峨高耸的气势,以及那如诗如画的景色,它所散发出的豪迈气息,令人心潮澎湃,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淌在每个字句之间。
诗中未着一个“望”字,但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难、勇攀登的精神,以及那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
10、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
这首诗仅凭题目便已令人心驰神往,它是一幅由春江、花影、月色、夜晚交织而成的美妙画卷。诗人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逸远、倘恍迷离的世界,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望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创造了一个深沉、宁静的境界。
全诗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语言清新,韵律宛转,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