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琴曲《高山流水》即为伯牙的代表作之一。自古以来,伯牙和钟子期两人的人生际遇,已经成为千百年来,最广为流传的知己佳话。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之外,他还擅长作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重担、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弹琴 子期听琴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但是在《列子》中并没有记载相关的后续。《吕氏春秋》在《列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人的结局: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北京颐和园长廊彩画—伯牙摔琴谢知音
译文:相传音乐才子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后来,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那天恰逢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月光照耀在江面上,倒映着伯牙在江面上的影子,美轮美奂,看到此情此景,伯牙有感而发开始弹奏起来。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樵夫答道:“能!”。于是伯牙调弦抚琴弹奏起来,琴声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每次弹的时候,樵夫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听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
于是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
可是第二年中秋时节,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
武汉古琴台·旷世知音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