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我们来聊一聊《驿路梨花》的叙事逻辑和写作目的。
一、叙事逻辑
《驿路梨花》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篇目,它的作者是我国军旅作家彭荆风。在这篇文章中,彭荆风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云南边地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出场的人物有“我”和老余、瑶族老人、哈尼族姑娘、梨花和解放军战士。他们在这篇文章中所做的事情如下: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在得到帮助之后,决定修葺小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受到解放军战士的影响照管小茅屋;解放军战士修建了小茅屋。这是文章故事叙事的顺序,但是整个故事发展的顺序是从解放军战士修建小茅屋开始,到梨花和哈尼族小姑娘一起照顾小茅屋,最后是“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在叙事的时候采取了倒叙的方法进行叙事。如果这篇文章仅仅是采用了倒叙,那么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因为倒叙手法的使用并不一定能够使文章增彩。
这篇文章在叙事中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小说结构,那就是嵌套式。
嵌套式结构也可以称为套层式结构,它是一个来自于叙事学的术语,原意指的是一环套一环的复杂的叙事结构。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一个故事中穿插另一个故事、一条线索引出另一条线索、一个人物带出另一个人物的一种特殊的叙事结构。
在《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中,一个故事嵌套着另一个故事,比如第一个“我”和老余的故事中就用“谁是小茅屋的主人”这样一个问题嵌套了瑶族老人的故事,而要瑶族老人的故事中又用“主人家是谁”这样一个问题引出哈尼族小姑娘的故事,哈尼族小姑娘在讲述的过程中将梨花照管小茅屋和解放军战士修建小茅屋的故事讲述了出来,这就形成了一个故事中穿插着另一个故事的结构。当然这个故事的结构是由三个悬念和两次误会串联起来的。
二、写作目的
任何文章的写作都离不开作者的写作意图,《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在这篇文章通过讲述边地少数民族的故事,在层层设疑和层层揭开谜底,最后得到解放军战士受到雷锋同志的影响,为方便群众而修建了小茅屋的答案。如果作者仅仅是为了引出学习雷锋精神的话,那么这个主题似乎有一些浅。
为此,我们需要回到文中看文中各个人物所做事情的原因。首先是“我”和老余、瑶族老人在临别之前决定修葺小茅屋是因为受到了哈尼族姑娘的影响,他们都认为一个哈尼族的小姑娘都能够为人民群众着想,自己应该要向她学习。而梨花的妹妹因为受到自己姐姐的影响,在姐姐出嫁之后照管小茅屋;梨花为解放军战士能够为人民群众着想而感动,在解放军战士离开之后来照管小茅屋。无论是人物是谁,他们的行为都是因为受到了别人的影响从而自觉、自发地去做有利于人们的事情,并且用这种自觉、自发地奉献精神去影响别人。在这种被影响和影响之间,传承就形成了。
回到故事的起点,解放军战士受到了雷锋同志的影响修建了小茅屋,后来的人通过自发、自觉地奉献传承着雷锋的精神。
除此之外,我们对比“我”和老余、瑶族老人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知恩图报、助人为乐等美好的品质的展现,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那些像我们一样的过路人在小茅屋中得到了帮助之后也都用各种行动来回报,这些过路人的品格也是美好的。作者写作者人物的目的就是在于对这些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