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原文 译文 赏析 常考题
关雎
【原文】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 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 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 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 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 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 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 305篇之首, 孔子称其“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此后, 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 共五章, 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 其兴淑女配偶不乱, 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 在于舒缓平正之音, 并以音调领起全篇, 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 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 《毛传》训为“求”, 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 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全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
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 “前后四章, 章四句, 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着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 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 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 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 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 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 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主题】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 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 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 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写法】
( 1) 运用比兴手法。
( 2) 重章叠句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起兴的句子是: , 。 , 。
- 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
- 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 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 。 , 。
- 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 , 。 , 。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 , 。
6.《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 。
7.《关雎》中的男子由“ , ”引起“ , ”的美好联想;“ ,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8.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 , 。 , 。
【答案】
-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 辗转反侧, 寤寐思服。
-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二、阅读理解
- 本诗围绕一个求字, 写一个 。
-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 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
- 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 , 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
- 《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 《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请从诗中找出一处, 反复朗读, 并体会其作用。
- 诗中写河洲的水鸟, 写采摘荇菜, 起什么作用?
- 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 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 参照相关链接, 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 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 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赏析。
-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 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下列对《关雎》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 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 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 十分生动形象。“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 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下列对《关雎》的相关说法有错误的一项为( )
- 诗句多用“参差”“辗转”“ 窈窕”等双声叠韵词,更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子思念女子的爱情诗。“赋”是这一首诗歌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
- 对《关雎》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 引出女主人的一片情思。“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点出了这个小伙子所恋的就是那位在河边采荇菜的有着美好姿态的姑娘。诗歌采用了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如“窈窕”“ 参差”“辗转”,以增加诗歌音韵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这首诗写的是小伙子对心上人思念、追求的过程, 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 这里用作动词, 且表使动。“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 这里用作动词, 且表使动。
【答案】
- 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窈窕淑女。辗转反侧 采之、芼之、友之、乐之。《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关雎》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 但水鸟和鸣, 也可以喻男女求偶, 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 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关雎》中关关( 叠字) 形容鸟叫声, 窈窕( 叠韵) 表现淑女的美丽, 参差( 双声) 描绘水草的状态, 辗转( 叠韵) 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 既有和谐的声音, 又有生动的形象。引起后文( 或: 起兴作用)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 把她当成知音、知己, 和她相亲相爱。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 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 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 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12.( 1) 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 2) 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 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 说比兴也正确, 兴中有比)
- 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答出比兴或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
- 《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 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 所谓乐而不淫; 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 所谓哀而不伤。
- A 17.D 18.A 19.C
蒹葭
【原文】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 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 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 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 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 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 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 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 仿佛就在水中洲。
【赏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是一首爱情诗, 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 人,而心爱的人却使他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 找到“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的午前, 在长着芦苇的 秋水边奔波, 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 不仅表现 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 既是眼前之景, 又显然 别有含意, 如果仅仅一水之隔, 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 见到伊人, 何 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热烈。因此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 社会的阻力。正是这种阻力, 才把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的两岸, 使他 们“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全诗回旋三迭, 往复歌咏, 情调凄婉动人, 意境朦胧深邃。诗中写“苍苍”“萋萋”“ 采采”的蒹葭, 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 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 故“溯洄”“ 溯游”, 往复其间, 希望能与“伊人”一遇。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之。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长”“ 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 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 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 更为浓郁。正是缘景生情, 情景相生, 意到境成, 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 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 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
此外, 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 句式相同, 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选用了近义词或同义词, 如“萋萋”“采采”分别放在“苍苍”的位置上, 用“未晞 ”“未已”去分别取代“为霜”, 这样既做到了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又使诗作行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蒹葭》可谓“风”类诗的代表, 读之, 《诗经》的语言美, 结构美,思想美可见一斑。
【主题】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 感情是真挚的, 但结果是渺茫的, 处境是可悲的。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 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 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
【写法】
( 1) 运用兴的手法。
( 2) 用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 营造出渺远迷茫的氛围, 表现了主人公缠绵凄迷的情感。
( 3)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 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 。
- 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 渲染凄清气氛, 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 ; , ; , 。
- 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
是: , 。 , 。 , 。
- 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 。 。
- 《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 ; , 。
【答案】
-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5.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二、阅读理解
- 这首诗共三章, 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 霜露茫茫, 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 有何作用?
- 为了见到意中人, 主人公有何行动? 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 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关雎》中“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 选自《诗经·周南》。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关雎》中“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关雎》这首诗是按照“爱上姑娘—— 追求姑娘而不得—— 幻想得到姑娘”这样的线索展开的。《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 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那种深深的爱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是爱情诗, 但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 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 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 “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 再到水中沙滩。
- 对《蒹葭》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 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 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 对《蒹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 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人; 诗人对意中人充满了爱悦之情,热烈地追求, 然而可望不可即, 始终求之不得, 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 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第一章的韵脚是“苍”“霜”“方”“长”“ 央”, 即第一句入韵, 其余是偶句押韵, 奇句不押韵。
- 下列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 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答案】
- ①托物起兴( 比兴手法) 。②描写深秋的景色, 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 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 勇于追求爱情, 感情执着专一。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 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5.D 6.A 7.D 8.C 9.D
式微
【原文】
式微, 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式微, 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 天黑了, 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 何以还在泥浆中!
【赏析】
《邶风·式微》出自《诗经·国风·邶风》,式作语助,微为黄昏,字面意思就是暮色昏暗天要黑了。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 一连串的疑问、质问, 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 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由于《毛诗》将此诗解说成劝归, 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 所以“式微”一词竟逐渐衍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归隐”意象。
全诗只有短短二章, 都以“式微, 式微, 胡不归”起调: 天黑了, 天黑了, 为什么还不回家? 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 为了君主的事情, 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 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主题】
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一连串的疑问、质问,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写法】
( 1) 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 2) 通过夸张修辞技巧, 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 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式微》中运用设问的方式引出劳动人民在露水中劳作的艰辛的句子: , ? , ?《式微》中写出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 天晚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 , ? , ?《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 有家不能回, 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
是: , ? , ?
【答案】
-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躬, 胡为平泥中?
-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二、阅读理解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旨。
- 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请具体说明。
- “式微式微, 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 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下列对《式微》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 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 借事抒情,堪称“饥者歌其食, 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全诗重章换字, 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全诗在反复中强化, 在叠加中升华, 表情达意, 痛快淋漓。《式微》诗短短 32 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 参差错落, 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答案】
-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的同情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诗歌采用设问的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达到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的效果。设问的修辞手法, 从全诗看, “式微式微, 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 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 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 同时也引人注意, 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C
子衿
【原文】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赏析】
《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 每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 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 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 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 惟妙惟肖, 而且意境很美, 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全诗三章, 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使她念念不忘, 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 不见影儿, 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 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 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 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 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 令人生出无限想像, 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 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 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 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 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 而上溯其源, 此诗已开其先。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 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 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主题】
渴望与意中人来往相见, 表达了深沉的思念。
【写法】
( 1) 采用倒叙手法。
( 2) 全诗除采用《诗经》惯用的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表现手法。
( 3) 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通过心理描写将主人公的热切急盼之情和望穿秋水、音信全无之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 , ”, 一句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使她念念不忘, 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 ”的内心独自, 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 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 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 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
“ , ? ”“ , ? ”
【答案】
- 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
-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二、阅读理解
-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 从结构上看, 具有怎样的特点?
-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 下列对《子衿》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不可遏止。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对于他的失约, 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 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两句“纵我不往”,以质问的语气、讨伐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指责。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 跌宕起伏, 缠绵悱恻, 婉转动人, 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 读来仍能产生共鸣。
【答案】
- 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 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 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 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原文】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译文】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 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 王勃在长安相送, 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这虽然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但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 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 隐含送别的情意, 严整对仗; 颔联为宽慰之辞, 点明离别的必然性, 以散调相承, 以实转虚, 文情跌宕; 颈联奇峰突起, 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尤其是诗中的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全诗抑扬顿挫, 壮阔谨严, 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 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 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 即首联对仗, 颔联散行。这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
【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感情,又体现了不为儿女情长而牵挂的宽阔、豁达胸怀。
【写法】
( 1) 起句严整对仗, 三、四句以散调相承, 以实转虚, 文情跌宕。
( 2)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全诗开合顿挫, 气脉流通, 意境旷达。
( 3) 语言清新高远, 内容独树碑石。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 ,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 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 , 。
- 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为儿女之情所牵挂的诗句是: , 。。
【答案】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二、阅读理解
- 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宽解友人, 并以“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之情, 也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
- 诗中的“宦游”“ 无为”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 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请作赏析。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 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 请从炼字的角度, 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对《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 下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写景气势宏伟, 寓不必伤别之意。“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 彼此处境相同, 感情一致, 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一扫离情别绪, 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 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 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 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承上作结: 既非远别, 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 别时不应有儿女之态。
- 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颔联写离情别意, 重在点出相同之处, 即同为宦游人。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儿女一般哭哭啼啼。
- 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 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饱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颈联“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 语言形象而凝练, 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 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颔联写离情别意, 重在点出相同之处, 即同为宦游人。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 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 去外地做官。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 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 选出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有误的一项( )
- 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 会面很难。颔联写离情别意, 直抒了“同是宦游人”的困顿和相互之间的友谊。颈联道出了惜别之意,既宽慰友人,也安慰自己,写出彼此情谊之深。尾联委婉地批评了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了诗人郁闷,惆怅的情怀。
- 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 寓不必伤别之意。“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 彼此处境相同, 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全句一扫离情别绪, 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 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 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 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这两句承上作结: 既非远别, 又同为宦游, 虽别而如此为邻, 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答案】
- ①宦游人 ②不舍、依依惜别 ③乐观豁达
2.(1) 宦游: 出外做官。无为: 无须, 不必。
-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 即使远在天边, 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 好就好在这首诗一反过去送别诗的黯然销魂的情调, 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 给人以安慰和鼓舞。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 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 “辅”示例: 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 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 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B 9.B 10.D
11.B 12.D 13.D
14.B 15.D 16.B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原文】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大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茫茫,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 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 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赏析】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733) , 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 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 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 才写得那样委婉, 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 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 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描写洞庭湖全景。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 汪洋浩阔, 与天相接, 润泽着千花万树, 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描写湖水声势, 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 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 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 才
显得那样草木繁茂, 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 衬托湖的澎湃动荡, 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 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 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 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 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 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 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这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 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 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 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 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 尾联化用典故, 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卒章显志”。 “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 执政的张大人啊, 您能出来主持国政, 我是十分钦佩的, 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的古语, 另翻新意; 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 因此不大露出痕迹, 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 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到了中秋时节, 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 与湖岸平齐了, 一眼看云, 只见湖山相映, 水天一色, 浑然成为一体, 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 水气蒸腾, 涛声轰鸣, 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 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 愿为国家效力, 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主题】
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 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写法】
( 1) 运用比兴手法。
( 2) 活用典故。
( 3) 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触景生情, 情在景中。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 。 , 。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 。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 。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 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 , 。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 , 。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 急于求官、服务社会) 的诗句是: , 。
【答案】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二、 阅读理解
- 这首诗的体裁是 ,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 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
-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 和 的特点。
- 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
- 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 ,现在的意思是: 。
- 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
-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
- 请赏析“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
- 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 品味“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中的“蒸”与“撼”。
- 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 从诗的最后两联中, 我们可以窥见诗人怎样的心曲?
- 结合诗歌的尾联( 最后两句)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 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请具体分析。
- 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以登览为题材的抒情诗, 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
- 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 “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欲济句中的济即渡, 这句是说湖大浪高, 欲渡不能。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 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 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前四句写景, 扣望洞庭湖之题, 后四句抒情, 表赠张丞相之意。第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 下列诗句中描写洞庭湖景象的是( )
-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相呼相应湘江阔, 苦竹丛生日向西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颔联“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 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 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有独到之处,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投靠张丞相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尾联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 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的雄伟壮观景象和磅礴气势。颈联隐喻诗人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字里行间流露出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颔联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 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 下列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答案】
- 五言律诗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天空。雄浑壮阔 气势博大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 就达不到目的。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混”字形象贴切的描摹了湖水水势浩淼与天相接的恢弘气氛。水汽蒸腾,笼罩着广大的云梦泽地带,水波澎湃动荡,岳阳楼好像也瑟缩不安爱的摇晃起来。这一联用夸张的手法状写了洞庭湖宏阔壮观的景象。一平, 一混,一蒸, 一撼便将洞庭湖烟波浩渺、漫无边际、恣意汪洋的巨大形象突现出来, 写得壮美, 有生机有活力。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 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 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 极为有力。颔联从视觉, 听觉, 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 极富艺术感染力, 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 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 气魄宏大。云梦大泽水气蒸腾, 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运用对偶, 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 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 这这两句锤炼词语, 以静衬动, 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夸张。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 想出仕却无人引荐, 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用典故; 这是隐喻想做官二没有途径, 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太平盛世, 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 因此渴望出仕求官, 渴望被援引。表现了诗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或想做官却没有途径),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帮助和引荐的思想感情。想为国出仕, 渴望得到引荐。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前半首写洞庭湖,既是为了扣题, 写洞庭湖的壮丽, 也是为了起兴, 为表现求荐出仕的主题做铺垫。后半首主要用比, 以舟楫喻引荐, 喻出仕的途径; 以垂钓者隐指官吏; 以羡鱼喻对仕途的向往; 又有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的弦外之音, 隐含求仕之意。这首诗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政治抱负,希望有人引荐的心情。杜甫的《登岳阳楼》感身叹世,表现贫病困顿中的诗人忧时忧国的情怀。B 21.C 22.D 23.C
24.C 25.A 26.C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原文】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 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 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 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 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 走到幽深的后院, 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 使诗人惊叹, 陶醉, 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 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 走到清清的水潭旁, 只
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 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此刻此景此情, 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 摆脱尘世一切烦恼, 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 只有钟磬之音, 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 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 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 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 而次联不对仗, 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 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 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 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 朴实地写景抒情, 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 “建诗似初发通庄, 却寻野径, 百里之外, 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 其兴僻, 佳句辄来, 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 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惊人。因此, 诗中佳句, 往往好象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曲径”两句之妙, 不在于描摹景物精美, 令人如临其境, 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 因此造语不求形似, 而多含比兴, 重在达意, 引人入胜, 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 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 兴象深微, 意境浑融, 艺术上相当完整, 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写法】
( 1) 白描。比如作者对山光、鸟性、还有深潭、曲径…… 都是信手拈来, 让人感觉浑然天成, 很是形象生动。
( 2) 以动写静。诗中的“万籁此俱寂, 惟但余钟磬音”就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写幽静的环境净化了人心, 物我合一, 超然物外。
( 3) 对比手法。动态的钟磬之音和静态的万籁俱寂两相对比, 更让人心头为之一震, 也才会有佛家顿悟的感觉。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这两句诗, 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美丽的山光使乌儿欢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诗句是:“ , ”,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 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的诗句是: ,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的诗句是: , 。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4.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5.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6.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
二、阅读理解
( 一) 理解选择。
- 下列是对本诗的分析, 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追求宁静的思想情怀。这是一首叙事、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清幽胜境的心情。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律诗,表现了作者置身寂静、清幽、空灵的胜景中, 心灵受到感染与陶冶的一种心境。这是一首叙事与写景相结合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感悟。
- 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 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 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 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 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 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 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 旭日初升, 光照树林。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 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 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 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 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 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 对“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两句点评不当的一项是( )
- 这两句是本诗最大的亮点,是全诗的最高境界,有此两句境界全出。山光水色,曲径花木使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互文互义、相得益彰。“悦鸟性”与“空人心”形成对比, 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作了铺垫。
- 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 )
- 这首诗借题咏佛寺禅院, 抒发了作者仕途失意后的愤懑抑郁之情。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在“清晨”和“初日”之时“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 形象地描绘了山寺清寂的景色。“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描写了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 借写鸟儿欢悦的情形和空灵的潭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
( 二) 名句赏析。
- 赏析“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赏析“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赏析“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
( 三) 理解作答。
- 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是否前后矛盾? 为什么?
- 诗歌尾联后来演变为哪个成语? 颔联简化为哪个成语,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 有版本“曲”作“竹”, 你认为是“曲径”还是“竹径”好, 为什么?
- 颈联中“空”字写得极好, 为什么?
【答案】
( 一) 理解选择。
1.C 2.A 3.D 4.D 5.A
( 二) 名句赏析。
- ①描述内容:山间风光宜人,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歌唱;潭水倒映着云影、树影、山影、人影, 使人心中顿时摆脱一切烦恼。
②手法情感:这两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景中的情趣, 传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
③炼字: “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 “空”写出诗人见到后禅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
- 这四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极静极美, 而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 诗人在这里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钟磬声音,其他什么声音也没有, 暗含诗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
( 三) 理解作答。
- 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
- 不矛盾,因为这是反衬,以声衬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以钟磐音衬环境的清幽。
- 成语“万籁俱寂”。“曲径通幽”,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 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 赞同“曲径”, 因为“曲”宇传达出幽深、藏而不露的意味, 富有暗示性, 而“竹径”一词则过于落实, 限制了读者的联想与想像。还有,“竹径”太直接说出了小径的物象,“曲径”道出了小径的曲折迷离,表现了佛寺净地特有的清幽和深邃。
- 不仅生动地表现出禅院环境清幽、自由,而且写出景物使人内心空灵, 烦恼、俗念顿时消失。
送友人( 唐·李白)
【原文】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 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 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 夕阳徐徐下山, 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从此作别, 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赏析】
这首李白的《送友人》, 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佳作。
诗一开头便展现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山水画卷: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 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 “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工丽,色彩鲜明;山“横”、水“绕”,一静一动, 相映成趣。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 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诗人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 送了一程又一程, 已经到了城外, 依然难舍难分。
中间两联, 直抒离别的深情。“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是说从这里分别之后, 友人就将像孤独的蓬草那样随风而转, 飘摇万里之外。怎不叫人牵挂! 这一联是流水对, 有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上句想象友人旅途中飘零之感, 下句抒写别后故人相思之情。这一联对仗十分工整, “浮云”对“落日”, “游子意”对“故人情”, 渲染出浓郁的离别氛围, 却点到即止,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尾联“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送君千里, 终须一别, 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 不愿分离, 昂首向天, 萧萧长鸣, 似有无限深情。班马, 是离别的马。马犹如此, 人何以堪! 直到友人走远了, 马的悲鸣声, 似乎仍在空中回荡, 长留在诗人心中, 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
李白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深意切,却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而自然流畅。青山、白水、浮云、落日, 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
【主题】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写法】
( 1) 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比如, 借“孤蓬”“浮云”“落日”“班马”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然而诗中的“青山、白水”色彩明丽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表现出李白的达观答的高贵品格。
( 2) 善用典故。诗中的“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是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 而其中又寄寓作者本人在长安政治上遭人排挤的深深感慨。
( 3)运用象征和比喻的艺术手法。如,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却又写得十分工整, “浮云”对“落日”, “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 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 随风飘浮, 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 任意东西; 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 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 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 特别令诗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 又有情, 情景交融, 扣人心弦。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送友人》点明送别地点的诗句是: , 。
- 文中运用比喻,写出了友人即将远行他乡,漂泊不定的未来生活让诗人无比担忧的诗句是: , 。
- 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 喻游子之心; 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 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 。
4《.
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即景取喻的诗句是: , 。
- 《送友人》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 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 。
- “ , ”两句写最后分别的场景, 诗人没有直抒胸意, 既委婉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又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含蓄而深沉。
【答案】
-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二、阅读理解
-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从内容上来看, 这是一首 诗。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自选角度, 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提示: 从修辞、词语、思想感情、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
- 《送友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横”字写出水之动态。“绕”字写出山之静态。尾联抒发难舍难分的情感。通篇都在写秀丽的自然美。
【答案】
- 李白 2.送别
- 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 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
- 挥手离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 示例一: 本诗用词准确、到位。如“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中, “青”“白”相间, 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 “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 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 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示例二: 本诗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如“孤蓬万里征”, 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
- C
6《.
送友人》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原文】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 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 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 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这篇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苏轼以疏桐、幽人、孤鸿等物象表明了自己流落他乡的孤独寂寞、遭人陷害的彷徨苦闷, 尤其对孤鸿之描写, 借物喻人, 高妙至极。更难能可贵的是, 整首词中苏轼既没有掩饰自己面对命运坎坷的脆弱无助, 也明确显示自己坚贞不屈的态度, 充分显示出了作为一名士人坦荡、坚定的品格。
上阕写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 为“幽人”“孤鸿”出场作铺垫。“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既是实写, 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 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 惊恐不已, 在寒枝间飞来飞去, 拣尽寒枝不肯栖息, 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 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 词人以象征手法, 托物言志, 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 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 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这首词的境界, 确如黄庭坚所说: “语意高妙, 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 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 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 取神题外,意中设境, 托物寓人; 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 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 空灵飞动, 含蓄蕴藉, 生动传神, 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主题】在这首词中, 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 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写法】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 为词中名篇。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上阕描写深夜院景色的句子是: , 。描写词人在月光下孤寂徘徊的句子是: , 。下阕直接写词人自己孤寂的心境的句子是: , 。写孤鸿道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的句子是: , 。表达了作者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诗句是: , 。
【答案】
-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二、阅读理解
- 词的上阕通过描绘 、 、 等景物,渲染了 的氛围。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 含蕴深广”, 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谁见幽人独往来”,这一反问句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缥缈孤鸿影”,缥缈, 高远隐约的样子。孤鸿与幽人有何关系?结合下片词句,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共同的处境、心理、志趣?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 为什么?
6、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答案】
1.缺月、疏桐、孤鸿 凄清孤寂 2.“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一句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 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3.第一问: 意思是说我这 个幽居之人在这样凄冷孤寂的深夜独自徘徊, 无人相伴, 无人看见。突出一个“独”字。第二问:孤鸿是作者的自喻,本体是孤独的词人,喻体是高远隐约的孤鸿影, 一独一孤, 同病相怜。4.①处境: 飘零失所, 孤独凄冷。词人寓 居定慧禅院,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无良木之可栖,只好栖于寂寞冷清的沙洲。②心理:“惊”“ 恨”, 心怀幽恨, 惊恐不已。乌台诗案, 九死一生, 牵连众多,如惊弓之鸟。此处孤鸿纯是作者写照, 取其神似。③志趣:孤高、洁身自好、坚持操守, 不肯同流合污。飘零失所, 惊魂未定, 却仍择地而栖,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寂寞、孤高、孤芳自赏、洁身自好。5. ①恨的内容: 小人当道, 人才不得重用, 无人理解的忧愤。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②同意: 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 正是由“恨”而生, 由于含恨, 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
- 这首词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托物抒怀。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凄凉的真实写照。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原文】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 已经够愁苦了, 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 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 被碾作泥, 又化作尘土了, 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赏析】
《卜算子·咏梅》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 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 笔致细腻, 意味深隽, 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 它植根的地方, 是荒凉的驿亭外面, 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 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 写梅花的遭遇, 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在词的上阕中, 作者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从艺术手法说, 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 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下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托物言志, 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 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主题】此词以梅花自况(自喻), 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 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写法】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 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 绝不媚俗的忠贞, 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 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 寸心至死如丹”。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 , 。
- 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 坚贞不屈)的句子是: , 。
- 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诗句是: , 。
- 写梅花长在偏僻之地( 生长环境恶劣) , 寂寞开放的诗句是: , 。
- 写出梅花处境的悲凉和不断遭受风雨蹂躏的愁苦的句子是: , 。
- 表现梅花志节高尚,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 , 。
【答案】
-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二、阅读理解
- 《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 , “咏梅”是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从内容上看,上阕写 ,下阕写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 这正和周敦颐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所表明的一样, 作者也是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 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词人托物言志, 借助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这首诗托物言志, 所言的“志”是什么?简析这首诗的形象特点。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 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请回答。
【答案】
- 词牌名 题目
- 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 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 意思对即可)
- 以梅花自喻
- 独自开放无人欣赏, 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
- 寂寞、苦闷、凄清
- 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 提示:诗人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 提示: 环境特点: 断桥黄昏, 风雨交加, 寒泠荒凉。( 正面描写)自身特点: 不与群芳争春, 不与群芳争春, 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
( 环境烘托) 作者处境: 仕途坎坷, 屡受挫折。
- 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或答: 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石壕吏( 唐·杜甫)
【原文】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呼喝得多么狂怒, 妇人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 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 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 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 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 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
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紧去投向河阳的战役, 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 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 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 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 按时间顺序, 由“暮—— 夜—— 夜久—— 天明”一步步深入, 从投宿叙起, 以告别结束, 从差吏夜间捉人, 到老妇随往; 从老翁逾墙逃走, 到事后潜归; 从诗人日暮投宿, 到天明登程告别, 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 情节完整, 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 中间用对话, 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 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 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 处处呼应, 环环紧扣, 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 语言朴实无华, 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 一唱三叹, 高低抑扬的韵致, 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 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 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 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 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 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 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主题】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 揭露官吏的横暴, 反映人民的苦难。
【写法】
( 1) 以精炼的叙述和描写渲染差吏捉人的气势。
( 2) 在老妇哭啼的语言描写中暗写差吏捉人的情状。
( 3) 将主观的评价和深沉的感情寓于事件的叙述之中。
( 4) 虚实两方面配合极为恰当, 以实写虚, 以虚补实, 虚实相映,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 而又蕴含丰富。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 , 。《石壕吏》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 , 。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 , 。概括全诗的句子: , 。从侧面反映老妇被带走的句子: , 。描写战争需要大量人力的句子: , 。战争使人民生活贫困的句子: , 。
【答案】
-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二、阅读理解
- “暮投石壕村”简洁的交代了诗人投宿的 和 。“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老妇的三个儿子都被迫当兵, 说明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急应河阳役”中的“急”字该怎么理解?“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突出了什么?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 请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捉人”?官府“捉人”为什么在夜间出动?“老妪”被抓走了吗? 何以为证?
【答案】
- 时间 地点
- 总领全文
- 社会残酷。
- 战事紧, 担心孙子和儿媳。
- 说明国家急需兵源。
- 担心家人, 支持平息安史之乱。
- 不好, 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 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 “捉”字暗示了当时百姓不愿意去当兵, 但是官吏们不顾及百姓的意愿, 采取“捉”的方式, 强迫别人当兵; “捉”字表现了官吏的凶残和霸道。
- 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 百姓在白天躲藏或者反抗, 难以“捉”到;二则表明官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 老妇被抓走了,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的诗句可以为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飞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 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 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 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风停了,天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 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 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 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 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 长夜漫漫, 屋子潮湿不干, 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庇护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 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 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赏析】
上元二年( 761) 的春天, 杜甫求亲告友, 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 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 大风破屋, 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 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 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 句句押韵, “号”“茅”“郊”“梢”“ 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 音响宏大, 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 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 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
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 刚刚定居下来, 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 怒吼而来, 卷起层层茅草, 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 “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 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 渡”“ 洒”“ 挂罥”“ 飘转”, 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 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 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 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 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 立在屋外, 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 吹过江法, 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 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 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 有的, 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而告到官府去。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 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 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 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 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 因而就拄杖出门, 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 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 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 下得很沉痛! 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 也就十分深广, 联想到了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 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 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 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 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 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 天气并不“冷”, 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 一纵一收。一纵, 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 “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 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 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 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 水到渠成, 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前后用七字句, 中间用九字句, 句句蝉联而下, 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 如“广厦”“ 千万间”“ 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 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咏歌之不足, 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痛苦, 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 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写法】
( 1) 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 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 2) 全诗融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 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 意境深远。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 。
-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 ”的呼喊。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 ,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 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
是: , 。
- 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
- 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
是: , ! 。 ! , !
【答案】
-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底天下寒士俱欢颜。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颤。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阅读理解
- 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作者杜甫, 字子美, 祖籍襄阳, 出生于河南巩县, 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 曾自称 , 后世称其为“杜少陵”, 安史之乱后入蜀, 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 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 每一个词语不超过 5 个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 舍己为人——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请对“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进行简要赏析。“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选出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这首诗属于近体诗, 歌, 是古诗的一种体裁。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 意境深远。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 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 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答案】
- 古体诗 少陵野老 杜工部 现实 诗圣 诗史①秋风破屋图 ②群童抱茅图 ③屋漏无干图 ④遥想广厦图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 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 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 茅草被风吹走, 终日屋漏, 难以入睡; 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4.( 1) 年老体弱——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 2) 生活贫困—— 布衾多年冷似铁。( 床头屋漏无干处)
( 3) 忧心国事—— 自经丧乱少睡眠。
( 4) 关心天下“寒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任意写出三处即可)
- 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 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 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 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
- 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7.A( 应是古体诗)
8.D 9.C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 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个卖炭的老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 两鬓头发灰白, 十个手指乌黑。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 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 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 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疲乏了, 人也饿了,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 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的泥泞中休息。
两个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 是穿黄衣服的太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手里拿着公文, 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 然后拉转车头, 吆喝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 一千多斤, 宫使们硬是要赶走, 老翁舍不得它, 却也没有办法。宫使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 朝牛头上一挂, 当作炭的价钱。
【赏析】
这是一首讽谕诗。作者以个别表现一般,目的是要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 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这也是一首叙事诗,作者仅用二十句一百三十五字,便完整地记述了一位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成、被宫使掠夺的全部经过, 层次清楚, 脉络分明。
在内容上, 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由开头至“心忧”句, 交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和愿望。第二段, 自“夜来”句至“市南”句, 描述他进城卖炭。第三段,自“翩翩”句至结尾,写炭被掠夺。全诗有叙述,有描写,有细节,有对比。笔法简洁, 语言精练, 在概括、剪裁和渲染等方面, 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尤其是结尾处,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主题】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诗节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 在对比中揭露了宫使的黑暗, 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写法】
( 1) 运用对比手法。如: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失掠夺的残酷;“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
2) 运用肖像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 而劳动之艰辛, 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出卖炭翁生活艰辛、困苦不堪的悲惨处境。
( 3) 运用心理描写。“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体现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
( 4) 运用设问修辞。“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 不仅化板为活, 使文势跌宕, 摇曳生姿, 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了有力的铺垫。
( 5)运用陪衬、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 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 卖炭得钱, 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 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 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 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一车炭, 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常见考题】
— 、理解性默写
- 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 。
- 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 。
- 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 , 。
- 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 , 。
- 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 。
【答案】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二、阅读理解
- “系上牛头充炭直”中“直”应为 ,是 字,解释为 。“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这两句诗运用了动作描写, 有什么作用?赏析“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答案】
- 值 通假 价钱
-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 已经结了冰, 炭车压过留下车辙印, 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 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 从侧面表现出卖炭翁的勤劳。
- 动作描写的手法, 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 诗人运用衬托手法, 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 以“满面尘灰烟火色”来写“伐薪烧炭”的艰辛。
- 运用了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人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车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