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大思政格局

如何搭建大思政格局

如何搭建大思政格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它涉及到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院层层落实的“大思政”工作机制。

二、立足学生需求,“单一课程”向“全过程”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整体性,课堂教学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但并不局限于此,随着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要素与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紧密联动并向“全过程”思政课转变。“全过程”就是构建入学教育、思政课程和第二课堂在内的全过程教育。

三、注重以文育人,提升校园文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了新的思想动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注重以文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主线,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

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更为强大的育人合力

推进思政教育,也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加强“思政课程”的着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打通两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使非思政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互促互进的协同效应。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需要我们从顶层设计、学生需求、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关问答FAQs:

如何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大思政’理念?

大思政理念的体现

“大思政”理念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大思政”理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课程内容的整合:在课程设计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专业课程中加入与课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历史、文化、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2. 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互动、实践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教学的加强:通过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 评价体系的完善: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应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师能够胜任思政教育工作。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大思政”理念,实现教育的全面育人目标。

高校在构建‘大思政’格局时应如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高校在构建‘大思政’格局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策略

高校在建构‘大思政’格局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是一个关键步骤。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和建议,以下是几个可行的策略:

  1.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 1:350 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并确保这些岗位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高校应制定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和选聘办法,实行思政课特聘教师、兼职教师制度,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思政课教学队伍。

  3. 加强教师培训:高校应建立国家、省(区、市)、高等学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保证思政课专职教师每 3 年至少接受一次专业培训,新入职教师应参加岗前专项培训。

  4. 优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高校应优化人才引育体系,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导向,加强人才体系顶层设计,发挥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

  5. 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各地各高等学校要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努力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6. 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

通过上述措施,高校可以构建一个更加专业化、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从而有效支撑‘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和发展。

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将思政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活动组织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1. 构建网络平台:通过搭建学校官方网站、校园文化网站等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交流、参与的平台。学校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思政教育相关的信息,组织线上学习和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2. 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管理和监督,可以更好地推动两者的融合发展。学校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全员参与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每位学生、教师都能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并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

  3. 多元交流互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类交流活动中,通过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文化节、艺术团、社团等活动中,展示他们的才艺,同时借助这些活动进行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素养。

  4. 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在校园文化节中设置思政教育主题展览,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历史纪录片等,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了解。

  5. 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鼓励教师开展创新的思政教育方法,例如将核心素养教育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实际价值。

  6.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政教育素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法治道德教育。在学生会选举中设置政治理念考核环节,开设课外读书活动,促使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进步方向。

  7. 加强校本化课程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在校本课程中加入思政教育元素,并通过开展校本化的思政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参与度。

  8.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等形式,邀请家长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鼓励家长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484463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