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学校如何开展思政教育
工科学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施路径:
1. 系统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工科学校应系统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突出不同类型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差异性,阐释课程思政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之间的内在关联。
2. 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提炼并融合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
3. 强化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工科教育以实践教学为主,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在工程实践中加强对工程伦理的教育,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4. 构建“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
通过构建“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在线上平台上开展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比赛,并将这些活动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协同育人模式。
5. 建立多维度的课程思政成效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多维度的课程思政成效考核评价体系,从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来评估学生在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提升情况,并将这些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
6. 注重顶层设计
学校应对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交流和监督平台,为专业教师建立学习、交流的纽带,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例如,以学院为单位定期展开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教师们互相交流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互相帮助。
通过上述措施,工科学校可以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的有机结合,培养出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工科人才。
相关问答FAQs:
工科学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应该如何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工科学校思政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目标制定
工科学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应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工科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作为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对照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生培养的非技术因素毕业要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培养复合型人才:应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与行业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应站稳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政治定位,号召学生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方位开展育人工作:应厚植“匠心文化”,在学生中开展“未来工匠”评选活动,将“修业、敬业、乐业、精业”的匠心品质镌刻于师生的心灵,外化于行;开展教育环境创设,改造学院各类教育空间,让学院的育人理念、党建宣传、文化载体随处可见,发挥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构筑网络育人阵地,运用“互联网”思维破题新形势下的思政工作,依托新媒体开展网络育人,搭建“汽机视界”和“匠心学堂”等微信公众号平台,讲好“教师不忘初心教书育人、学生不忘本份刻苦学习”的动人故事。
在专业教学中全面挖掘思政要素与德育功能:应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等活动,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使每门课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让所有课程上出德育味”,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革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应推动“三三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将“通识教育与三创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个性化培养、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三融通,“科教协同、校企协同、产学协同”三个协同育人机制和“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的三个转变融入到学生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中,为学生提供专业选修、本硕衔接、校企联合培养和创新创业实践四条个性化发展路径。
通过上述措施,工科学校可以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出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新型工科人才。
工科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工科学校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方法
工科学校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教学内容的融合:在工科专业的实践环节中,可以设置一些案例、问题、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考能力。可以引入有关工程安全、环境保护、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河南科技学院探索提出了“微社会”实践教学新模式,并创建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国情国史体验馆,实现了对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开拓性创新。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策略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如新疆理工学院,研究如何在《金工实习》课程中建立实践教学思政育人体系,优化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融入方案设计,将思政元素贯穿整个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工程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进程。
红色资源的整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跨部门、跨学校、跨时空整合红色资源,创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实践教学思政育人体系,优化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融入方案设计,将思政元素贯穿整个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工程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进程。
课程思政的通用性方法探究: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培养爱国思想、逻辑严谨和独立自学的求学态度,以及辩证创新的思维方式。
通过上述方法,工科学校可以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不仅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工科学校如何建立多维度的课程思政成效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多维度课程思政成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步骤
1. 明确评价目标和原则
需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即促进理工科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此基础上,确定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以确保评价工作的正确方向和实际效果。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评价目标和原则,构建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和学生反馈等五个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每个一级指标下又细分了若干二级指标,形成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在课程内容指标下,设置了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度、深度和广度等二级指标;在教学方法指标下,考虑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等因素。
3. 实施评价过程
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工作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落细落实。
4. 持续改进和优化
根据评价结果,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师能力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上述步骤,工科学校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全面、可操作的多维度课程思政成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地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