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服务情况调查报告模板(水利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水利服务情况调查报告第1篇

根据市水务局关于贯彻落实《肃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发展状况摸底调查的紧急通知》(水水管发[]x号)文件要求,我局及时对全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情况进行了认真摸底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水利机构情况

(一)水利工程管理、抗旱防汛机构情况

我区水利工程管理、抗旱防汛工作由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管理站负责。“南北两山绿化上水管理站”于年成立,科级建制,事业性质,编制5名。

抗旱办公室主要负责:

1.拟定农村抗旱防汛应急方案,并负责监督实施;

2.组织抗旱防汛检查,督促险工险段处理及水毁工程修复;

3.掌握和分析雨情、水情、旱情、险情、灾情变化情况,提出相应的决策意见;

4.筹集、贮备和管理抗旱防汛经费和物资,提出防御特大干旱和洪水灾害措施,及时提供指挥部决策,并组织应急抢险队伍,承担应急抢险任务;

5.负责农灌区河道、洪道新建工程项目的防洪审查。

工程管理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指定的有关方针政策,熟练掌握各项工作业务环节;

2.负责全区水利管理和水利改革工作,研究提出水利管理和改革方面的策略,协调指导灌区的发展规划、工程管理、经营管理和灌溉管理;

3.负责全区农灌区河道、堤防、水域岸线管理,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负责灌区维修,节水灌溉、农田基本建设、中底产田改造、盐碱地治理;

4.组织指导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拟定全区水利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组织水利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二)水土保持站机构情况:

水土保持站成立于70年代,85年成立兰山公园时隶属于水电局,年水电局成立水政监察队时,水保站被撤编,人员被分流,现无机构,只有水保站副站长一名。

水土保持站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指定的有关方针政策,熟练掌握各项工作业务环节;

2.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落实国家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方针、政策;

3.拟定我区水土保持配套法规、管理办法,制定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地方标准;

4.实施水土保持行政处罚、监督管理、“两费”征收及方案审核;

5.负责编制全区水土保持区划、水土保持预防规划及实施计划;

6.组织实施承担市上下达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及安排的水土流失综合预防、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等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

7.负责全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定期发布水土流失公告;

8.负责全区水土保持政策研究、宣传教育、技术培训及成果推广等工作。

(三)水政监察队机构情况:

水政监察队于年成立,科级建制,性质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性事业单位,编制4名。

水政监察队职责:

1.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水法规;

2.保护水资源、水域、水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防汛抗旱和水文监测等有关设施;

3.对水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水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其他行政措施;

4.配合和协助公安和司法部门查处水事治安和刑事案件;

5.对下级水政监察队伍进行指导和监督;

6.受水行政执法机关委托,征收行政事业性规费等有关事宜。

(四)水政水资源管理机构情况:

水政水资源办公室于年成立,科级建制,性质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性事业单位,编制4名。

水政水资源工作职责:

1.负责党务工作,起草有关文件、报告、通知、计划、总结、规章制度,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处理行政方面的日常工作和指定的其它工作;

3.组织对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掌握水资源的供需情况,预测各阶段的发展趋势;

4.负责水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各类、各级文件文书、档案的分类、编号、组卷、保管归档工作;

5.负责水资源统一规划编制、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工作;组织编制用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组织全区水资源调查评价,拟订全区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6.按照水资源分级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对辖区内从黄河取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取水单位进行登记、审核、办理取水许可证。并征收水资源费;

7.监督检查水资源费收缴情况,对违法取用水资源和不缴纳水资源费的单位进行水行政处罚;

8.负责向上级业务部门申报年度用水计划、取水许可证年度审验及水资源费征收情况的统计报表;

9.负责组织水政监察员参加各种形式的讨论、学习、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二、农业及水利工程概况

现有6个涉农街道,39个行政村,水利工程28处,泵站68座,装机149台套。目前,正常运行的19座,带病运行的49座。.

全区总人口93.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6万人。全区总土地面积2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平方公里,约合3.89万亩,耕地中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9平方公里,约合2.1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4%。地处内陆,南北为山区,地势高,地形地质构造十分复杂。黄河干流在流程23公里,年平均降雨量330毫米,年蒸发量在2000毫米左右。十年九旱,属肃省中部干旱少雨区域。

三、基层水利机构情况

我区6个涉农街道,28处水利工程,68座泵站均由各涉农街道“三农”办公室宏观管理,泵站以村为单位采取农村集体形式管理,泵站运行由村民负责,工资由村级财务支出。街道、村均无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水保员和水利机构。全区28处水系,68座泵站共用农民工81人,其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8人,占总人数的34%,小学文化程度的有53人,占总人数的66%。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62人,占总人数的77%,40-49岁的15人,占总人数的18%,30-39岁的4人,占总人数的5%,30岁以下的没有。

四、存在问题

1.泵站运行人员工资及管理费用均来自水费征收,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工程管理无办公场所,严重影响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2.由于基层水利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投入不足,管理水平滞后等原因,现有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3.由于水资源基础设施薄弱,乱开采水资源现象严重,水资源费征收难度大和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去水资源管理水平。

基层水利服务情况调查报告第2篇

XX县位于陕西省北部、XX市西北部,全县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辖7镇1乡,总人口14.11万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洛河、周河、杏子河3条河流将全县分为东、中、西三大自然区域,全县海拔介于1093—1741米之间,年均气温7.8℃,年均降水 474.2毫米,自然条件比较艰苦,曾被列为国定重点贫困县之一。过去,群众用水靠人担畜驮,且饮水质量得不到保证,生产生活用水极为困难。因此,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之首,着力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特别是2005年以来,全县紧抓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历史性机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多措并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就,全县人民群众基本告别了饮水难的历史,2007年被列为全国 100个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示XX县之一,2011年顺利通过了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示XX县省级验收。为了进一步解决好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2012年7月县乡村供水管理总站抽调技术员和各分站负责人对全县人饮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乡村供水现状

目前,全县现有各类供水工程10308处,其中集中供水点248处,深机井在用237眼,事故闲置23眼,水窖在用 4284眼,事故闲置464眼,浅机井,土机井 5327 眼,其中4眼是集中供水,253眼闲置(其中89眼因为水干,160眼因为搬迁或改为饮用自来水,4眼损坏)。小高抽在用65眼,闲置5眼。在用山泉水 214处。这些水利设施多建于2000-2009年之间。除县城和旦八镇驻地供水由县水务局负责管理之外,其余供水工程全部由乡镇、村、组自行管理,在这些年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便于管理,2011年我县成立了“XX县乡村供水管理总站”,在三道川设了3个供水分站,负责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管理维修和日常供水服务,初步形成了县、区、乡、村四级管护网络服务模式。

(一)村级供水现状。村级供水主要是分散式供水,以水窖、土井等小型水利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为辅助,多为一家一眼。目前,各处分散的水窖虽能正常运转,但由于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5年,大部分水窖基本到了维修和重建期。村级集中供水有三种:一种是农民自发出资铺设管道,接通采油单位供水管道,适当交一定电费;另一种是政府出资打井,接采油企业的电,基本无费用;再一种是水电设施全部属于采油企业的,农民不承担任何费用。政府出资修建的深机井大部分采用村组自行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并适当收费,由于管理方法简单,工程设备故障多,维修起来比较困难。

(二)乡镇驻地供水现状。全县共有集体式供水248处,13个乡镇驻地集中供水为主向周边延伸。现有管理人员34人(其中正式工8人,临时工26人),平均年龄46岁,临时工人员工资在800—1300元之间,供水工程多数初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运作方式以政府补贴为主,个人承包为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大量农民因子女上学、外出务工等原因进入乡镇(中心社区),现有的供水工程无法满足镇区人民群众供水需求,大多数乡镇都急需改造或重建供水站。

(三)驻志企业单位供水现状。我县驻志单位以采油企业为主,其它企业较少。由于历史原因,各采油企业供水工程均为自行修建,自管自用,基本上脱离水利系统的监督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全县大多数的供水工程是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修建,村集体或农民投劳,造成产权不清。因此,往往导致建管脱节,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落不实,存在重建轻管或者根本不管的现象。多年以来,农民群众在认识上也有误区,认为工程是政府修建的,维修管理等也应由政府负责,造成工程有人用无人管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二)由于水价标准低,且收取困难,所收费用只能维持饮水工程的基本运行,无法提取折旧费和修理费,有些地方连基本的电费和人员工资也无法保证。由于没有稳定的维修费用来源,当工程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资金无法解决,从而故障得不到快速排除,使小问题逐渐变成大故障甚至造成工程设备报废,这样不仅影响了工程的作用发挥,也影响了供水条件的改善和服务水平。

(三)供水成本高,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建立。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农村饮水工程单个工程规模小,供水量少,制水成本相对过高;二是工程用电成本高,大部分农村供水用电按照非普通工业用电或商业用电电价收费;三是农民水价承受能力也非常有限,按成本收费有困难。

(四)供水人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我县供水站人员超编,且管理人员较多,供水站人员中除少数经过专业培训外,多数缺少专业技能培训,大部分工作人员不懂业务技能,不能适应日常管理要求。农村饮水工程规模虽小,但涉及机、电、管道安装及建筑等各个专业,管理维护专业性较强,亟需从新分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中录取部分懂业务、懂技术的专业人员给基层水利队伍注入新血液。

(五)现行的政策法规不适应当前的供水现状。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现在的供水管理模式缺乏可靠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许多乡镇驻地周围的农户用水由乡(镇)政府负担,基本上不收水费,农民用水缴费意识淡化,农民对水表、水管随意更换、改装现象时有发生。水费收取方式仍采用逐户收取,村民经常推托或直接拒绝缴费,发生这些问题之后水管人员只能望水兴叹。

(六)水污染严重,地下水位下降。石油开发一方面使用地下水过量,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给地下水源带来污染,已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主要因素。近几年,我县原有的土井或较浅的机井有许多都因地下水位下降或地下水受到污染而无法继续正常取得饮用水,村民需到距离生活区几公里外取水,致使用水价格高,达到每方30—50元,部分甚至达到每方80元。

(七)我县对一家一户的水池、水窖、水井等微型水利工程实行“农户自建,政府补贴”,按自有、自管、自用的方法管理,工程产权和管理责任明确,效益较好。但由于工程规模小,农民饮水安全意识差,仍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浅井易受水源条件变化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污染等;集雨工程(水池水窖)易受连续干旱天气影响蓄不上水,且大部分是按5年的使用年限进行建造的,已有许多水窖破损严重或无法正常使用,部分地方已经出现新的饮水返困问题。

(八)遗留性和新增供水问题比较突出。我县许多农户饮水多年来一直靠采油厂供水,也有部分虽然使用政府投资的机井,但用电、维修均由采油厂帮助解决,一旦采油单位迁址,或与农民关系不融洽,农民的饮水就会出现问题。

(九)水质检测机制不完善。近年来,由于人为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有大量泥沙及腐植质进入地表水体的底部淤积,形成水体内污染源,加之人们在从事农业耕作活动时使用化肥、农药和在石油开采运输过程中污水、原油泄漏等地面受到污染,水窖等集雨工程中的水质有害物质不断增加,水质化验机制不健全,缺少必要的净水处理设备和消毒设备,致使饮水安全不乐观。

三、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高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认识,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及维护工作,尽快理顺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服务体制,广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科普知识教育,积极招聘或培训专业供水人才。

(二)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政府应将安全饮水的配套资金列入年度预算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和维护,并积极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在争取中、省、市项目支持的同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介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三)强化服务,严格管理。加强水源保护,确保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是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在做好水源保护工作的同时,制定出台《乡村供水工程管理办法》,经常进行水质监测和工程运行动态管理,加强对农村打井取水的监管力度,禁止和限制石油企业在过度开采地下水,大力防治工业企业污染,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特别是加强对石油企业回注水的监督管理。

(四)理顺关系,完善机制。县、川、乡、村四级管理服务模式已经初步形成,职能发挥和工作运行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当前,需重点抓好以下几件事:一是统一农村供水电费收缴价;二是统一农村供水水费收缴价;三是购置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四是为供水总站购置办公、维修车辆;五是确定乡镇村级水管员岗位编制;六是建立农村安全饮水动态监测化验室,实行经常性的水质化验报告制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长期服务人民群众。

基层水利服务情况调查报告第3篇

本次调查主要以克尔伦苏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查看等方式,对现阶段我国新牧区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此次调研,分析当前我国新牧区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人员配置、经费保障是否合理,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当前新牧区建设征程中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牧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形成的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 水利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目前克尔伦苏木辖区15个嘎查、2个党工委,总面积5839平方公里,2014年牲畜总头数为408557头(匹、只),属于纯牧业苏木,这几年正逐步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路道。今年我苏木政府通过“一事一议”财政补助项目新建各类人畜饮水机井36眼;2处小型电灌(花胡硕青贮饲料基地和芒来嘎查青贮饲料基地),每处投资为17万元,完成总投资268万元,解决了11个嘎查,4200人,30.5万头大小牲畜饮水安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农田水利建设任重而道远,意义深远。

二、 水利机构、人员及经费

目前,克尔伦苏木政府设1个林水工作站,有1名站长、 2名工作人员,在旗林业水务局的指导下开展日常工作。由于机构刚刚设立,目前还没有专门经费及交通工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水工作向日常化、正规化发展趋势。

三、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井灌区存在机井老化设备陈旧效益低下的问题,需 通过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拓宽筹资渠道,进行更新改造;

2、河流、低洼处存在防洪隐患,灌溉渠系不配套,灌溉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3、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苏木工作站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进行了全面规划,并依照上级精神筛选项目,在做好前期勘测、设计工作的基础上,上报立项,争取国家投资,加大建设力度。已建工程基本上运行良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工程的管理体制也在逐渐的摸索中完善,效益发挥正常,管护措施较为切合实际,能够保证持续长久运行,基本上不存在较大问题。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部分缺水嘎查找不到合格的水源工程,对工程建设造成困难。需通过先进的找水勘测设备,测定水源工程形式和位置,为工程的建设创造条件,早日解决牧民群众人畜饮水困难。

四、对策建议:

针对我苏木牧区水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苏木牧区水利发展的总体构想和发展思路主要围绕合理配置水资源,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加大节水力度。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苏木属边疆少数民族牧业苏木,自然气候条件恶劣,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干旱严重,水资源紧缺,其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相对都较内地落后,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而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尤其是水利建设更加薄弱,水浇地面积甚少。牧区大部分还沿续游牧掠夺式经营方式,这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为此,“十二五”期间,我苏木计划每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00亩,到“十二五”期末,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00亩。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水源工程和饲草料地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增加饲草料地灌溉面积,提高饲草料产量,为围封禁牧、舍饲养畜等措施的实施和巩固提供基础保障。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发展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逐步恢复草原的生态,稳步增加生产能力,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基层水利服务情况调查报告模板(水利工作调研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5433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