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国际学科排名概述
ESI(基本科学指标)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和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它基于SCI和SSCI期刊论文的大数据,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六大指标,全面衡量学科的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ESI将SCI和SSCI收录的期刊划分到22个学科领域,并根据这些领域进行排名.
ESI排名的重要性和应用
ESI排名不仅是衡量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世界标准”之一,还是国内外教育部门和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参考。进入ESI前1%的学科通常被认为是国际高水平学科,而进入前1‰的学科则代表了世界顶尖水平。在中国,ESI排名与“双一流”建设等国家级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ESI排名的更新和数据来源
ESI数据每两个月更新一次,确保了排名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数据来源于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这使得ESI排名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国际可比性.
ESI排名的实际意义
对于高校而言,高ESI排名可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吸引优秀师资和学生,增加科研资金和项目。对于学者个人,高被引论文数量和高排名学科的隶属可以作为职业发展和学术成就的重要指标。ESI排名在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关问答FAQs:
ESI排名中的22个学科领域具体包括哪些?
ESI排名中的22个学科领域具体包括:
-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 化学
- 计算机科学
- 经济与商业
- 工程学
- 地球科学
- 材料科学
- 数学
- 综合交叉学科
- 物理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空间科学
- 农业科学
- 临床医学
-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 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
- 免疫学
- 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 微生物学
-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 植物学与动物学
- 药理学与毒理学.
ESI排名的六大指标分别指哪些?
ESI排名的六大指标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排名的六大指标包括:
- 总引用次数(Total Cites):指一个机构或国家在特定学科领域内所有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总和。
- 高被引论文数(Highly Cited Papers):指在过去十年内被引用次数位于前1%的论文数量。
- 热点论文数(Hot Papers):指在最近两年内被引用次数位于前0.1%的论文数量。
- 论文影响指数(Article Impact Score, *S):基于高被引论文数计算得出的指标,反映了论文的平均影响力。
- 国际合作论文数(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合作发表的论文数量。
- 出版物总数(Publications):指在特定学科领域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衡量科研机构、学者或国家在全球科学研究中表现的重要标准.
如何理解ESI排名前1%和前1‰的概念?
ESI排名前1%和前1‰的概念
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是衡量科学研究表现的一个工具,它通过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引文数据来评估全球各个研究机构、学者、期刊和国家的影响力。ESI排名前1%和前1‰是指在特定学科领域内,根据过去十年内发表的论文的总被引频次排名,处于全球前1%或前1‰的机构或学科。
ESI排名前1%
当某机构的某学科在过去十年中发表的Article及Review类型论文的总被引频次排名位于全球前1%时,该机构的该学科就被认为是国际高水平学科。
ESI排名前1‰
进入ESI前1%的机构中,排名前10%的机构的最低被引频次定义为前千分之一阈值。如果某个机构的学科能够达到这个阈值,那么这个学科可以被称为世界顶尖学科。
这些排名有助于识别在全球科学界具有领先地位和高度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学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