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的调整与发展
广东海洋大学,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近年来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以适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科专业优化
广东海洋大学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以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学校构建了“5+1+N”大海洋学科体系,并以涉海优势特色为基础,打造六大优势专业集群,动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增强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构建“课程实验—企业实践—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多维递进式实践教学育人体系,与地方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践育人平台,培养适应产业需要的卓越农林、工程人才。
科研与社会服务
广东海洋大学注重科研反哺本科教学,依托涉海优势学科、科研平台开展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学校通过科教融汇助力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并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如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和红树林保护等。
广东海洋大学的这些调整举措体现了学校向海图强的发展战略,通过优化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强化科研社会服务,努力打造中国南方涉海人才培养的摇篮、海洋科技创新的高地,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相关问答FAQs:
广东海洋大学如何优化其学科专业布局以适应海洋强国战略?
广东海洋大学为了优化其学科专业布局以适应海洋强国战略,采取了以下措施:
构建大海洋学科体系:学校进行了学院设置调整和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构建了“3+1+N”的大海洋学科体系,其中“3”代表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优势学科,“1”代表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学科,“N”代表其他向海发展学科群。这一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学校向区域性综合型高水平海洋大学转型升级。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广东海洋大学以建设海洋强国为己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并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打造“三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满足海洋事业和产业发展对高质量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
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学科专业布局的调整,广东海洋大学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打造了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工学、滨海农业、海洋社会科学等六大学科群,这些学科群涵盖了多个涉海专业,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
通过这些措施,广东海洋大学不仅提升了其学科专业的整体实力,而且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海洋科技人才。
广东海洋大学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广东海洋大学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建设海洋强国为己任,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学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三能”(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达成评价:广东海洋大学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达成评价的管理办法和评价体系,通过采购OBE辅助平台,为各专业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达成评价提供平台支持,以建立健全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推进专业内涵式建设。
继续教育与培训: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活动,举办各类农业海洋技术培训、产业工人技术培训等,累计培训2600余人。学院还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实地调研,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提供针对性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支持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广东海洋大学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海洋科技人才,同时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广东海洋大学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有哪些具体行动来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广东海洋大学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行动,以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学校坚持“县域所需、海大所能”的原则,发挥其在海洋、水产、滨海农业等领域的学科专业优势,通过组织各类项目和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例如,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团队为雷琼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健康养殖提供指导,并在特色水产育繁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学校还通过智力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开展农业经理人、农技人员等培训,以及通过文旅开发赋能乡村建设规划,推动当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广东海洋大学还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召开战略合作座谈会,共同谋划振兴水产种业的思路和举措,聚焦海水养殖、海洋牧场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加强校地协同,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这些行动,广东海洋大学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也为广东省特别是湛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