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开学,还会带孩子补课吗?先别执着分数,那不是重点

看了标题后,你一定难以置信。不为提高分数,我还补什么习?不是我偷换概念,分数是补习的结果,但绝不是补习的唯一目的。

什么样的孩子需要补习?

我曾教过一名初三学年第一的孩子,作为老师,我感到非常荣幸。他能选择我来教他,我很感恩。没错,是我感恩这位同学。

他有非常规范的学习习惯,有很端正的学习态度,还有一套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给他上课,效率极高,反馈极好。那感觉就像是我上小学时老师准备的公开课似的,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与其说我在教他,不如说我们在互相促进。

疫情之后开学,还会带孩子补课吗?先别执着分数,那不是重点

我曾讲过几十次的内容,因为教他被扩充的更加丰富。我因为当了他的老师,变得更好了。我从不把孩子的进步和成就都算在自己的身上,这位同学能得年级第一显然不是我的功劳。可他为什么还要选择补习?是需要提升分数和名次吗?和其他学生相比,他需要提升分数的目的其实是最不值一提的。

他的语文是所有科目的薄弱项。有多薄弱呢?别的科目满分120分他得119,语文120分他得110.孩子本身对语文不感兴趣,平时用在语文上的时间不多。他来补习,是想要被动的多做练习,当然这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其实,需要补习的学生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愿主动学习,比较懒惰。

2.想学习,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没有章法。

3.清楚知识内容掌握程度,查缺补漏。

可见,补习不是看到分数下降再去补,而是发现学习过程中出了问题才去补。前提是学习过程,压根不想学的孩子是不需要补习的。

补习补习,补的是“习”。

“习”是什么呢?《说文解字》中说“习,数飞也。”本义是指小鸟反复的试飞。也就是说,“习”是练习,是反复的学。

知识已经学习过了,不需要再去接受新的,但要去努力将了解的知识达到熟练的程度。

疫情之后开学,还会带孩子补课吗?先别执着分数,那不是重点

“题海战术”曾经是各类教育专家的众矢之的。批判它的原因是只注重做题的数量,而不注重质量。补习不是反复练习自己会的东西,而是去针对那些不熟练的,没掌握的部分反复练习。“题海”还得遨游,但是我们得选好位置,不能漫无目的。

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一张综合卷子,先把会的写完,不会的全都晾在一边。讲解完了,再练习,还是一样,不熟悉的章节直接空着。这其实是一种畏难情绪,这样的练习显然没有任何作用,这样的补习也就不能称之为补习了。

直面自己的问题,然后去改掉它,不仅仅是知识层面。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孩子,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性的选择逃避,不会主动解决问题。

这样看,“补习”不光补了“学习”也补了“性格”,把错误的习惯逐渐纠正。

只为分数而补的“习”,补上就停不下来了。

如果在补习的过程中单纯强调分数,孩子会非常容易失望。因为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用几节课就有所提升的,毕竟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正像我们身上的肥肉,不是一天吃胖的,也就不能一天瘦回来。我们都知道能快速减肥的方式都很伤身,也应了解,快速提升成绩的补习也会伤着孩子的根本。

当然也会有孩子能够短期提升分数。去年中考前我和我的团队用两个月左右把一个总分不到300分的孩子,提升到了489。顺利考入了我市的重点高中。高中一年级,我让孩子继续学习,家长说高中很忙,没有时间。知识都是新的,想让孩子自己重新开始。我怎么劝都没用,说多了好像要抢他的钱一样。高二的时候,家长又心急火燎的找到我,说孩子入学现在的名次已经滑到了年级倒数,入学时候还是前300。看她这么着急,我很想帮她,可我怕她以为我是神,还可以用两个月把孩子解救。

疫情之后开学,还会带孩子补课吗?先别执着分数,那不是重点

短期迅速提升成绩不是不可以,但这个过程中缺少了习惯的培养。仅仅是为了升学,为了分数,知识点强行灌输,考试规律硬性要求。虽然结果家长觉得满意,孩子觉得自己很棒。可补习时没有去纠正学习习惯,孩子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中,根本不是从头再来,能力还差的多呢。这次再想冲刺,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的了。要么一直补,要么慢慢补,但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这个“慢慢”不好确定了。

分数固然重要,它是补习之后的结果。但是在补习过程中,我们更要去追求的应该是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才是会影响我们一生的东西。


关注我#养娃的语文老师#,一起讨论教育中的大小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60827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