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这句话也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逼孩子上早教学钢琴上补习班等等。但是这样做真的可以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吗?我想答案,也许是否定的。
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想法肯定是很正确的,因为孩子小时候也是他的成长关键期,因此,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会决定孩子的各方面发展。很多成年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其实我们从他的原生家庭以及童年都可以找到原因。因此,可见这个阶段的成长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有多大。
但是让人觉得心痛的是,很多有着明智想法的父母,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也不懂得如何去让孩子正确的成长,所以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痛苦,比如说很多家长自己喜欢传统文化,所以他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去读那些圣贤书,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天天去读四书五经,最后导致孩子看到这些经典书籍就变得反感,闹情绪。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主要是靠模仿和体验来学习的,因此他们需要大量地玩耍和游戏,通过身体的动作来发展神经和感官系统,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如果父母和老师总是让孩子去读那些他们根本就不理解和不了解的东西,也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孩子怎么可能不痛苦呢?
现在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很多家长都习惯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比如说奥数、钢琴、围棋等等,这些课程的剥夺了孩子去了解大自然以及自由游戏的时间。虽然说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但实际上做法是不正确的。
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呢?
1、首先,我们不能将广告词等同于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大多数广告商为了吸引家长为孩子的教育买单采用的非常有诱惑力的语言,它是以牟利为目的的。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生长发展有他自己内在的规律,教育的一切活动也必须要尊重和遵循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切勿拔苗助长。
2、其次,家长不要总以输赢来判断孩子的天赋。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竞赛和考试,有竞赛就一定会有输赢。在早期教育中,孩子的成长主要的不是输赢的问题,而是我们要学会发现孩子身上独有的潜质,因材施教。
孩子的成长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相互作用决定的,其中孩子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决定孩子未来如何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家长应该学会多多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不要总以自己的判断去取代孩子的感受。
3、最后就算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也不等于输掉了人生,或许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件好事,因为人生是一场精彩的马拉松比赛,而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起跑线的输赢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耐心,是在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与自己抗争,增强自己的自信,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才是胜利者。
写在最后: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不是为了让孩子在三岁的时候能够背四书五经,在八岁的时候就可以过公共英语三级,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去帮助孩子掌握做事情的方法以及方式,教会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能够独立思考的年纪,即使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正确的分析、思考、总结、创造这些能力大多数都是在他3到10岁这个阶段奠定的。比如说学习英语,你去帮助孩子掌握科学记英语单词的方法比陪着他一起背诵50个英语单词要有用得多,因为只有掌握了方法他才可以独立记英语单词,也就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并且自主学习的方法,对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说现现阶段我们的看法,永远是处在成长的阶段的孩子,开发他的心灵能力,思维能力,情商能力远比让孩子去补习班,压迫孩子学习有用得多。
能力就像是一把钥匙,只有我们拥有了这把钥匙,知识的宝库才会随时随地被我们打开,并且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心理能力思维能力和情商能力,他一定会掌握很好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在学习上非常突出,在以后的人际交往方面也会有不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