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虚词,一个是通假。文言文中运用通假的很多,经史子集,无不如此。如果不明通假字,就会望文生义,陷入阅读误区。
通假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学习的过程中绕不开的。很多老师对这块内容理解很浅,就告诉学生通假字就是古人写错了字,然后让学生死记住哪些字通假皆可,也许现在这样就可以满足应试了,但我认为未来也这样学习一定不行,这完全就成了走形式了。
历代学者为通假的问题费了不少精力,做了很多工作,为此我们阅读古籍才不至于无所适从。“文言文初级课程”中的老师除了让学生多记牢一些成对的通假字外,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通假”的条件,为此把中小学所学的文言文的通假字都收集在了《通假字详解》这本小册子上,并为每对通假字作了详细讲解,两个字为什么通假,具备通假的哪些条件?我把这本书也应用在了教学上,对学生阅读文言文帮助很大。
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通假”的真正意义,要让学生明白考试这块内容的价值所在,这样才会真正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有动力,而不仅是当成考试的一项内容,死背下来就结束了。
“文言文初级课程”中总共出现了哪些通假字呢?知道的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