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呢?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的知识、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尽相同,方式也就表现的多种多样。尽管方式各异,但目的是唯一的,即让孩子当下好,将来更好。所以讨论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起码目标,应该是求同存异的一种方法。
首先,我们来讨论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需要共同遵守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之上才能产生出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教育方式的呈现,是因为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哈姆雷特”,但不同教育方式的最终结果是殊途同归的,即让孩子当下好,将来更好。我认为这个基本原则应该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心相印,教育过程的心灵互动。
家长与孩子是血亲关系,教育存在不达目的势不摆休的心理,教育过程也是漫长而艰辛的。它不同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与学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目的单纯,而且教育过程呈现出比较短暂的特点,因此是客观而现实的。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就要有情愿性和持久性。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从来不证求孩子的意见,自己想好之后,不管孩子同不同意,愿不愿意,就冒然做出决定,让孩子执行。孩子一犯错,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质问、责骂,继而施以拳掌,一点耐心都没有。总是以一种一厢情愿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教育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家长开始感觉得心应手,中途就变得怒不可遏,最后则束手无策。孩子则起初承受,继而反抗,最后叛逆。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家长以长辈自居,把孩子当作附庸,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教育过程不是心灵的互动。
我们还看到这样的家庭教育情景:孩子给妈妈说:我今天要吃披萨。妈妈说:你做十道数学题,就带你去吃披萨。结果双方的愿望都达成了,但问题是在没有披萨吃的情况下,孩子是否愿意做十道数学题呢?我觉得,这得划个问号。很多家长都曾使用过这种手段,次数少了可能能起到作用,但时间长了,孩子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大,就会把改正错误和学习当成一种砝码摆在家长面前。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是索取与给予的关系,存在交换的企图,同样不是心心相印的心灵互动。其教育结果必然让孩子形成任何事情都要以交换为前提的心理定律,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和个人品行的形成绝对没有好处。
我只不过列举了家庭教育中最常见,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两种教育方式,这两种方式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缺乏教育的基本原则——心心相印的心灵互动。
其次,我们来讨论家庭教育的起码目标。
家庭教育是初始教育,从孩子会说话走路开始就已经注入了家长的教育,等到孩子有个人行为的时候,很多家长已然有了对孩子的期望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就开始规范孩子的行为,教孩子数数字、认字、学儿歌、背古诗。有的家长甚至送孩子去兴趣班学习技能。这样重视家庭教育,那么他们的起码目标究竟是看重孩子的学习呢,还是品行呢?
如果认为是学习,可能符合绝大多数家长的心理预期,因为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走在人前边。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孩子考不上大学,就要混迹于社会底层,社会地位不说,单是生活的艰辛就已经让人生畏了。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否等于品行端正呢?不可否认,我们看到有很多学习很优秀的孩子,在大学里、工作中、社会上做出了与学习成绩截然相反的违法犯罪事情,令人惊讶。家庭生活中不善待妻子,不孝敬老人的情况比比皆是。为什么呢?只有一个原因,家庭教育的起码目标定错了。
如果觉得是品行,可能有人会问: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社会上没地位,挣不上钱,品行能当饭吃吗?但是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一个家庭永远的和睦的是什么呢?是地位和金钱吗?有些人做官,很有地位,也不缺钱,可一旦锒铛入狱,个人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家人则在别人的议论中躲躲藏藏,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孩子的一生都挥不去这样的阴影。这能称为幸福吗?还有些人很有钱,但今天想着找情妇,明天想着换老婆,孩子缺乏管教,一派少爷、小姐作风。要离婚了,或者死亡了,家人常常为钱的分配争的你死我活,那有幸福可言。所以一个人,一个家庭获得幸福的基础是人的品行。
因此,家庭教育的起码目标是——品行教育。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心相印,教育过程的心灵互动。家庭教育的起码目标是品行教育。大家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呢?请发表意见。
【原创文章,引用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