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呢?

教育是所有家庭避不开的话题,也是国家和家庭都在焦虑着的话题。

先谈谈国家的焦虑

国家要发展,就需要高新尖的人才,所以就通过高考来选拔。但是高考选拔人才只看的是学习成绩,并不能确保人才的道德素质。这些年高校发生的学生道德缺失的案例比比皆是,它彰显出来的普遍意义是:大学生道德认同感降低、对道德贬低、对道德缺乏敬畏。因此,国家又强调加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放在中小学教育的首要位置,以淡化唯学习成绩论,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

今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的核心有两条:一是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二是民办学校不得提前招生,纳入义务教育。这样一来,“择校”的渠道就被堵塞了,名校的生源优势就不存在了,普通学校之间的暗中竞争也就失去意义了。客观上说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的成绩竞赛大概就寿终正寝了。但问题是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成绩竞赛依然会如火如荼地进行下去。

一方面是国家需要建设人才,高考不能动。另一方面是中小学成绩竞赛的愈演愈烈,导致大学生道德的全面陷落。二者如何平衡呢?

教育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是国家的焦虑。

再谈家庭的焦虑

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一来光宗耀祖,二来让孩子未来谋个光鲜的职业。因此就把全家的时间、精力、金钱都花在孩子身上,全心全力地抓孩子的学习。学校的学习不能松,家教要请,培训机构的课要上,网络一对一辅导也要学。孩子完全变成了学习的机器人。

教育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呢?

正因为家庭完全注重了孩子的学习,所以对孩子的品行教育也就淡而化之了。小错误不予纠正,而是一味的包容,使得孩子得寸进尺,一旦发现教育不了时,已经为时已晚。各地发生的中小学生违法事件足以证明这一点。

有的家庭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也找到了体面的工作,但最后家长却发现这是个不孝的孩子,因而感慨:孝顺比什么都好。

那么孩子的品行与学习成绩该如何权衡利弊呢?

这就是家庭的焦虑。

按常理来说,教育的根本是品德,但现实是不入大学门,孩子没有发展前途,没有社会地位。如果教育的根本是学习成绩,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道德缺失案例又打我们的脸。

所以,我认为目前教育的根本就是全社会的二选一焦虑何时能了。

[原创文章,引用需说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61717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