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古诗:此诗冠绝古今,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人人必背

小朋友,你好吗?今天我们的趣读古诗要读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趣读古诗:此诗冠绝古今,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人人必背

夕阳依偎着西山慢慢的落下渐渐的消失了,黄河水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而去,要想看到千里之外的美好景色,就要再上一层楼。

趣读古诗:此诗冠绝古今,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人人必背

作者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他性格豪放不羁,常常击剑悲歌,他与高适、王昌龄、岑参一起被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他小的时候,好武,有侠气。长大以后才开始学诗写诗,他喜欢写边塞诗,经常和王昌龄、高适等人一起作诗饮酒。唐朝那会,诗写得好,会被人编成歌唱。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的诗都曾被编成歌曲,很流行。有一回三个人一起在酒馆喝酒,酒馆来了一群歌舞艺人表演。王昌龄说,好好听着,看有没有咱们的诗。不多一会,一个艺人唱了王昌龄的诗,又过一会,高适的诗也被唱了。都快唱完了,还是没有王之涣的诗。那两个人都看着王之涣,王之涣很尴尬说,刚才唱你们诗的那两个,一看就不是今天的大牌。大牌都在最后出来,说不定我的诗是留给大牌唱的。结果还真是,最后出来的艺人,唱的正是王之涣的诗。这么看,王之涣肯定写过不少诗。说到这儿,那你知道王之涣的诗流传下来的有几首吗?才区区6首,少的可怜。《登鹳雀楼》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他的诗不止六首,据说在他去世后,亲人在整理他的诗集的时候,不小心被烛火烧掉了,仅存这六首。

趣读古诗:此诗冠绝古今,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人人必背

《登鹳雀楼》中的灌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黄河岸边,因为经常有鹳雀在楼上栖息而得名。这座楼气势宏伟,结构奇巧,登楼望远有腾空欲飞之感,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前来登楼观景,放歌抒怀,也留下了许多居高临下,雄关黄河的不朽篇章。话说一个秋日的黄昏,诗人王之涣独自一人登上鹳雀楼,只见天边一轮落日依偎着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西沉,而群山脚下的黄河水汹涌澎湃,流归大海。诗人被眼前波澜壮阔的景象深深的感染了,顿时觉得胸襟开阔,豪放之情油然而生。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写景,开笔就有缩万笔于咫尺的气势,远方一轮苍白的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尽头缓缓而没,眼前流经楼前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而来,他宛若一条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最终流归大海,诗人在高楼之上,远眺落日衔山,黄河东流,面对自然界永恒的运动,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悟出朴素而深刻的哲理,如果想要遍览千里河山,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吧!同学们都知道登高望远的道理吧?家住一楼和住十五楼所看到的景色肯定是不同的啊,想要看得更远,看到更美好的景色,那就请你多上几层楼吧。

趣读古诗:此诗冠绝古今,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人人必背

这首诗名气非常大,历来被视作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诗中寥寥数语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副气象雄浑意境辽阔的图画,而且在诗情画意中蕴藏着真知灼见。特别是最后两句 不仅表现出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也讲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这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激励人们积极探索宇宙人生。王之涣因这首诗而独步千古,鹳雀楼也这首诗名扬天下。

好了,小朋友们,我们故事讲完了,让我再来读一遍这首大气磅礴的诗吧!

趣读古诗:此诗冠绝古今,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人人必背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明天不见不散! 再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61749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