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词,知历史,探寻文脉,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首诗,就是一扇知识的大门;每一段历史,就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每一刻感悟,就是探寻摸索成长的小径。小径旁竖立着一座座石碑,碑文就是一首又一首古诗词……
【今日诗词】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薄,迫近。
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诗韵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知人论世】
王绩(公元585—公元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王绩的大哥王度是史学大家;二哥王通号称“文中子”,门生遍天下,魏征、李靖、房玄龄、陈叔达等都是他的学生,“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则是王通的孙子;三哥王凝也是史学家;小弟王静是高祖李渊的亲信侍卫。
王绩生活在隋唐交替的时候,一生郁郁不得志,曾经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隋开皇二十年(600年),王绩15岁时便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改授扬州六合县丞。但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这时隋末大乱,他常和隐士仲长子光在一起饮酒赋诗。
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贞观初期,因为太乐署史焦革酿酒名气大,王绩向朝廷请求担任太乐丞。后来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于是弃官还乡。回到东皋后,根据焦革制酒的方法,他写成《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人酿酒经验,写成《酒谱》一卷。在东皋建造杜康祠,同时供奉焦革,尊之为师,撰写《祭杜康新庙文》。
王绩因对现实不满,终于走上隐居之路,但有人以酒邀者,无不乐往。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所作诗多以爱酒为题材,盛赞嵇康、阮籍;以田园闲适情趣为内容,歌颂陶渊明,后人辑有《东皋子集》。
除好酒外,王绩还好弹琴,曾“加减旧弄”,改编琴曲《山水操》,为世人所赏。又精于占卜算卦,兼长射覆。但最大成就在于诗歌,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行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贞观十八年(644年),王绩病卒于家中。与陶潜的《自祭文》一样,生前已备有自撰志铭,并嘱家人薄葬。
【诗词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萧瑟怡静的秋景,流露出诗人自己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心念仕途却不得显达的情怀。
首联:交代了时间,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来到东皋,登上山顶极目远望,一片萧瑟怡静,不由想起了曹操在《短歌行》中吟咏“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里看似叙述平淡无奇,却暗藏波澜,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颔联: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挂满了一望无际的树林,仿佛就像渲染上的;夕阳映照下的群山,连绵起伏,萧瑟的暮光渲染在期间。这里诗人进一步勾勒出一幅秋之晚景图看似安静开阔,却是荒凉落暮。
颈联:画风一转,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赶着牛儿往家走,猎人吆喝着骏马满载而归,寂寥的山野顿时因为人的活动而热闹起来。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本是令人陶醉的画面,但在诗人眼中什么都不属于自己,留给他的只有孤寂。
尾联:生活的画面越热闹,诗人心中的怅惘越来越浓郁,再也按捺不住,喷薄而出,唱着《采薇》之歌,诗人于寂寥的山林中直抒内心的情感,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溢满在这无任何亲人、朋友的荒野之中。
《野望》一诗,一反南朝的宋、齐、梁、陈华靡艳丽的诗风,宛如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突然出现在唐初诗坛,朴素清新,不施粉黛,浑然天成,令人眼睛一亮。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诗人故事】
少有大志
王绩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就聪明好学,记忆力很好,知识面很广。隋开皇二十年(600年),15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经人引荐,拜访了当时的权臣杨素,一番谈吐,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那个时候,王绩是有鸿鹄之志的,可惜隋朝时间太短。入唐后,作为前朝老臣,王绩考虑到不能受到重用,才渐渐不复有经世之心。
三仕三隐
大业年间,王绩第一个官职是秘书省正字。但是他不喜欢在朝廷做官受拘束,请求外放担任扬州六合县县丞。因为嗜好饮酒而不理政事,加之天下也动乱,因此被弹劾,于是就解官去职,回到了家乡。
武德初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例,可以每天供应三升好酒。他的哥哥王静问他:“待诏快乐否?”王绩回答说:“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因为生病辞官回家休养。
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当时太乐署史焦革酿了一手好酒,王绩就自我推荐想担任太乐丞。吏部认为级别不够,王绩坚决请求。吏部最终被他感动,满足了他的愿望。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还一直给王绩送酒。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又去世了。王绩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就辞职回家休养了。
隐居以终
王绩隐居家乡后,根据焦革制酒的方法,他写成《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人酿酒经验,写成《酒谱》一卷。李淳风赞颂他说:“王君,您是酒家南董。”
王绩所住的地方东南有座盘石,在上面建造杜康祠,同时供奉焦革,尊之为师,撰写《祭杜康新庙文》。王绩著《醉乡记》仅在刘伶《酒德颂》之后。他饮酒到五斗不醉,著有《五斗先生传》。
贞观十八年(644年),王绩重病,自己写了墓志铭,嘱咐家人薄葬。
【典故由来】
伯夷与叔齐
义不食周粟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采薇歌》。
薇,是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叫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这个典故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的故事。
“长歌怀采薇”就是王绩用了伯夷叔齐的典故。王绩隐居不仕,相对来说似乎也还算合适,但远不如《诗经.召南.草虫》里的句子: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这才是王绩此时的心情,这里讲的不是气节的问题,而是他四顾茫然,缺少知音和知心啊。“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是这首诗的情绪核心。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有才华的人四顾无人的经典感叹了。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蜀·谯周 《古史考》:“伯夷、叔齐,殷之末世孤竹君之二子也。隐于首阳山,采 薇而食之。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列士传》:“武王伐纣,夷齐不从,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时王摩子入山,难之曰:“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食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经七日,天遣白鹿乳之。二人私念:‘此鹿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复来,二子遂饿而死。”
用典举例
【夷齐】 汉 ·孔融:“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晋·郭璞:“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唐·李白:“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夷叔】 南朝宋·鲍照:“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金·元好问:“臧获古来多鼎食,可能夷叔是饥人。”
【采薇】 唐 ·杜甫:“当念著皂帽,采薇青云端。”宋 ·文天祥:“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西山老】 宋·苏辙:“仅似西山老,终身止食薇。”金 ·元好问:“采薇唯有西山老,不逐时人信武成。”
【西山饿】 宋·陆游:“断知不作 西山饿,多稼如云在眼中。”
【西山羞】 宋·文天祥:“只今便作渭水囚,食粟已是西山羞。”
【夷齐饿】 唐·李白:“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宋·陆游:“虽甚颜原贫,尚胜夷齐饿。”
【问首阳】 清·吴伟业:“未堪醉酒师彭泽,欲借餐英问首阳。”
【采薇士】 魏·阮籍:“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
【采薇翁】 宋·苏轼:“作诗寄谢采薇翁,本不避人那避世。”
【采薇(蕨)歌】 唐·李颀:“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唐·薛稷:“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清·张杉:“重华不返苍梧驾,孤竹空传采蕨歌。”
【孤竹饿】 金·元好问:“麋乳尚怜孤竹饿,龙头谁识管宁贤。”
【食周薇】 北周 ·庾信:“遂令忘楚操,何但食周薇。”
【首阳人】 宋·梅尧臣:“莫以天下士,而比首阳人。”
【首阳饿】 宋·陆游:“贪夫五鼎烹,志士首阳饿。”
【首阳魂】 清·阮旻锡:“一拳沧海曲,千载首阳魂。”
【首阳薇 (蕨)】 晋·陶渊明:“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唐·李白:“有耳莫洗颖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明 ·刘基:“蓠下旧存彭泽菊,林间新长首阳薇。”宋·黄庭坚:“盗跖人肝常自饱,首阳薇蕨向来饥。”
【耻周粟】 宋·苏轼:“夷齐耻周粟,高歌诵虞轩。”
【笑首阳】 明 ·陈子龙:“渔父刺 湘累,淑媛笑首阳。”
【饿首阳】 唐·杜甫:“薇蕨饿首阳,粟马资历聘。”宋 ·陆游:“往从二士饿首阳,千载骨朽犹芬芳。”
【双麋不返】 金·元好问:“寸根如山不可移,双麋不返夷叔饥。”
【叩马西山】 明 ·陈子龙:“飞龙北极下天门,叩马西山大义存。”
【西山食粟】 宋·王令:“要终四海乘桴去,高谢西山食粟非。”
【西山薇蕨】 金·元好问:“南渡衣冠几人在,西山薇蕨此生休。”清·龚鼎孳:“西山薇蕨东山屐,输与时贤白眼看。”
【伯夷食菜】 宋 ·苏辙:“羊生悬骨空自饥,伯夷食菜有不赡。”
【采蕨为粮】 清·岑霁:“凿坏而遁名难晦,采蕨为粮世共贤。”
【首阳二子】 宋·汪元量:“饿死首阳二子,偷生商岭四翁。”宋·曾巩:“何须首阳二夫子,不是九鼎输西邻。”
【西山伤遗老】 唐·陈子昂:“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隐士文化】
隐士文化,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商周时期的伯夷叔齐兄弟,到商周过渡的姜尚姜子牙,到先秦时期的鬼谷子,到魏晋时期的陶渊明,到有唐一代的诗仙李白,都是所在时代隐士的代表,他们的一生在名利场和世外桃源之间纠结打转。
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被《论语》所记载,开启了中国隐士文化的源头。
起于商而成于周的分封制和井田制,明确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土地都是周王的,诸侯只有管理权。“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子民从一生下来就是周天子的臣民,包括知识分子,没有任何选择王的自由,只有辅佐王或者不辅佐王的自由。
西周之后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家天下是社会的主流,知识分子只能选择效忠皇帝或者隐居世外。而秦汉到隋唐期间隐士文化的发展,士大夫阶层与皇权角力的过程中,科举制的创立,让士大夫阶层丧失“隐与不隐”的选择权。
秦始皇一统天下,封建体系正式建立,家天下已成共识,士大夫阶层想要实现自己政治理想,就必须靠近皇权。从秦朝到北宋这近千年的历史,就是士大夫阶层与皇权角力的过程。
秦始皇采取郡县制,限制士大夫权力,所以秦仅三世即亡。汉王朝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缓解了矛盾。秦汉时期,还有很多隐士存在,如著名的“商山四皓”。刘邦连韩信说杀就杀,偏偏遇到“商山四皓”,几次邀请,这些人就是不出山担任官职,刘邦无法搞定。甚至在废立太子一事上,刘邦谁的话都不听,“商山四皓”表态支持太子,刘邦立马改变主意。“商山四皓”依然成为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代表。
此时的士大夫自己有权选择“隐”或者“不隐”,属于卖方市场。皇帝拥有天下,但是做不了士大夫的主,愿不愿意出来做官,权利在于士大夫而不在皇帝。
卖方市场一枝独秀,维持到两晋时代,陶渊明、“竹林七贤”就是隐士的代表。
到了唐宋,中央集权的加深和科举制度的确立,买方市场崛起,皇权决定一切,士大夫无法决定隐与不隐。唐宋以后那些著名的“隐士”,多是皇帝的弃子,只能归隐山林。我们熟知的大诗仙李白,还有“奉旨填词”的柳永等,都是士大夫阶层丧失“隐与不隐”选择权的代表现象。
两宋后皇权高度集中,士大夫阶层沦为皇权附庸,彻底失去了做隐士的资格,中国隐士文化至此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