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中的暨南大学
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暨南大学作为华侨最高学府,其迁移历程成为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1937年,随着日军的侵略步伐逼近,暨南大学的真如校区遭到严重破坏,被迫迁入上海公共租界继续办学,地址位于康定路528号。在租界内,暨南大学师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坚持教学和抗日活动,展现了极高的民族气节和教育热忱。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租界被日军占领,暨南大学再次迁移,秘密迁往福建建阳,与建阳分校合并,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段历史不仅是对暨南大学在国家危难时刻所作贡献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相关问答FAQs:
暨南大学在上海公共租界期间主要进行了哪些教学和抗日活动?
在上海公共租界期间,暨南大学主要进行了以下教学和抗日活动:
教学活动
尽管面临战争的动荡,暨南大学师生在上海公共租界期间坚持授课,展现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学校在租界内多次迁移校址,但教学活动从未中断。
抗日活动
暨南大学的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底,学校的救国会组织成员参与了“援助绥远抗战”的活动,通过募捐和制作物资支持前线。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暨南大学迁至租界继续办学,并在1937年11月成立了学生救亡团,该团不仅是学校内迁的先行队伍,也是抗日宣传队,沿途进行抗日宣传。
这些活动体现了暨南大学在国家危难时刻的积极响应和贡献,以及师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教育使命。
暨南大学为何选择在福建建阳作为新校址?
暨南大学选择在福建建阳作为新校址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
历史渊源:暨南大学在建阳有过办学历史,1941年至1946年间,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暨南大学曾将校址迁移至福建建阳,并在此期间继续办学。
文化和教育意义:建阳作为暨南大学的旧址,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恢复或建立新的校区可能是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同时也是对暨南大学传统的一种传承。
地方支持:建阳区政府可能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资源,以吸引暨南大学在该地建立新的校区。地方政府通常会支持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战略布局:暨南大学可能考虑到建阳的地理位置、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未来的教育市场需求,作为其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合作意向:根据最新的信息,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与南平市建阳区已经就复建暨南大学建阳旧址、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合作机制等领域达成了初步友好合作意向。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可能是暨南大学选择在福建建阳作为新校址的考量因素。具体的决策过程和详细原因可能需要通过暨南大学的官方声明或进一步的信息披露来获取。
抗战结束后,暨南大学又迁至何地复校?
抗战结束后,暨南大学最初复校回迁至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