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猎人笔记》整本书阅读作业(二)
(二)《猎人笔记》在艺术上的第二个特色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个字,这一个字就是: 景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用例证的方法,写出对《猎人笔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一艺术特色的理解。(这是我们东营市中考阅读的方向呀)不得少于500字。
自然界的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可是一被写进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此即古人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写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屠格涅夫的童年是在奥廖尔省的乡间度过的,乡间的生活不仅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大自然,还培养了自己敏锐观察自然万物的能力。森林中的各种特殊声响他都能一一辨认,不管是鸟儿在睡梦中的呢喃梦语,还是鱼儿在静夜里的咂嘴咕噜声;他既欣赏晨曦微露的美景,也赞美落日余晖满天的画面;他不仅欣赏到夏日草原的丰美,察觉深秋草木成熟的气息,也领略到严冬风雪的清冷……大自然万物到了屠格涅夫的笔下,都显得真实而又生动。
写景真实生动又充满诗情画意可以说是《猎人笔记》中景物描绘的最重要的特色。当我们翻开《猎人笔记》的时候这方面的例子俯拎即是。如《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中的景物描写:
太阳落山了,但是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清爽而澄澈;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你就等待着。村林内部渐渐暗起来;晚霞的红光慢慢地沿着树根和树干移动,越升越高,从几乎还未生叶的低枝移到一动不动的、沉睡的树梢……一会儿树梢也暗起来了;红色的天空开始发蓝。树林的气息浓烈起来;微微地发散出温暖的湿气;吹进来的风在你身边静息了。鸟儿睡着了——不是一下全部入睡的,因为种类不同,迟早也不同:最初静下来的是燕雀,过一会儿便是知更鸟,接着是黄鹂。
这是多么真实生动又富有诗意的林间风景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寥寥数笔一幅精致秀美的风景画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屠格涅夫忠于现实的生动描写,再加上他对祖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使得他笔下出现的山水草木,飞禽走兽都洋溢着抒情的气氛,诗意盎然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很自然就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作品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三)屠格涅夫善于用细致刻画(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等)的方式(这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是最常见的,而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一般善于用白描),善于把对比和冲突交织起来,用不少于对三个例子的分析,写出自己对这个艺术特色的认识。(这也是我们东营市中考阅读的方向呀)
例一:第12篇孤狼175页对守林人孤狼的描写
故事情节很简单。“傍晚我一人驾着轻便马车打猎归来,离家还有十六里”,天气突变,乌云盖天,接着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拉车的母马陷在泥泞中拔不出腿。就在这艰难的时刻,守林人孤狼“仿佛从大地钻出来”,帮“我”走出困境,把“我”拉到他家。雨过天晴后,孤狼准备送“我”回家,但此时听见有人偷砍树木,于是孤狼到树林(“我” 也跟了去)一举擒获了那个农民,带回家中,经我的帮助,孤狼终于放了这个贫困可怜的农民。然后他送“我”出了树林,分手告别。故事娓娓动听,真实可信,发人深思,令人感叹。主人公一家(特别是那个小女孩儿)的贫困和不幸,那个农民一家以及全村(甚至是当时整个俄国)的落后和贫穷,具体而深刻地反映在这篇短短的的小说之中。小说只写了四个人物。除了“我”,就是主人公守林人和他十二岁左右的女儿,以及偷砍树木的那个贫穷农民。
这位主人公是“我”心目中的一个“英雄”。“我”在描写他的肖像时,带着由衷的喜爱和羡慕;“我”述说他的言行时充满着好奇和敬佩;最后,当守林人放走了那个可怜的农民后,“我”情不自禁地又一次夸他“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
例二:第10章总管137页中两个地主的描写
这两个地主出身和经历不同。一个是退伍的将军(从当勤务官升到少将,但从未打过仗),所以当地主后,始终不减昔日的派头:一个是土生土长、从未在外面任职的、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的地主。这是他们两人的共性,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小说完全用叙述文的笔法描写了将军的其人其事;而对这个土老爷,则主要用“我”的一次访问记实以揭露他的外表热情温和、内心冷酷残忍的伪君子言行。可见小说开场白说“他们是好几个县里十分有礼貌、有善心、并受到普遍尊敬的人”,——原来这是彻底的“反话”!
佩诺奇金是书中刻画得最出色的地主形象。此人受过“良好”教育,颇有“文明”风度。他家里干净整洁却无人愿意登门,原因是他家里弥漫着可怕的气氛。他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奴仆们稍有不周,便会受到严厉惩罚。其他的地主有的蛮横地抢占他人的土地,如“猎人的祖父”;有的精神空虚,变着法折磨农民和家仆,如科莫夫;还有的专门设立“办事处”,通过一批爪牙管理农民,如女地主洛斯尼亚科娃。农民们在这些乖僻的地主管治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是个表面和善、开明,内心冷酷、守旧的人物。他跟第五篇描写的那位宽厚良善的地主拉季洛夫形成鲜明的对照。
例三:第9章美人梅奇河的卡西扬119页对卡西扬的描写
卡西扬纯真善良,头脑聪明,善于思考,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农民形象。他身体矮小瘦弱,不善于干活,可他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他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显得那么灵活、自在、惬意,却像是个大自然的宠儿。他能与各种鸟儿对歌、争鸣,能利用野草为人治病。他头脑聪明,善于思考,平常沉默寡言,但一旦打开话匣子,便滔滔不绝,活像个哲学家,说出一套套绝非一般农民所能说得出的哲理。
他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认为一切飞禽走兽都有权享受自己的生命,有权活尽自己的天年。射猎它们是罪过的。他认为人类有自己吃喝的东西,那就是上帝所恩赐的粮食和水,还有祖宗传下来的家禽家畜。他自己却喜欢去捕捉夜莺,但他不是为了杀害它、食用它,而是让它为人们开心快乐。
他说鱼是可以捕食的,因为鱼的血“是冷的,不是活的”。他认为做人“必须正直,这是最要紧的”。他感到“人间无公道”,他打算去“寻找真理”!在这里作家是何等热情地赞叹农民的纯真和善良,赞叹他们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