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圆
读完厉彦林同志《延安答卷》一书的最后一句话,瞅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凌晨一点半。
把书合上,轻轻放到床头柜上,我没有一丝睡意。外面,出奇的安静,感觉思绪还在书的情节里欢快地跳动。
《延安答卷》的张力之阔、厚度之深、立意之高、思之深邃、意义之远,完全堪称良心之书、经典之作。
本书是沂蒙籍著名作家厉彦林同志创作的一部反映延安脱贫攻坚辉煌实践的纪实文学作品。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书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从细处着力,聚焦延安脱贫攻坚实践,讲述延安人民发扬延安精神,走出一条“绿色脱贫之路”的生动故事,讴歌了延安和我国脱贫攻坚的辉煌成就,勾画了脱贫群众的美好新生活和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探寻了中国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奥秘和密码钥匙,使人们清晰地看到:延安是中国脱贫事业的一个缩影,创造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绿色脱贫鲜活可信的“延安样本”,也为世界减贫事业和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延安样本”。
今年是我国贫困攻坚“收官年”,我国的脱贫成绩辉煌,世界很关注,也很羡慕。
中国的脱贫奥秘在哪?是国人谈论的话题,也是世界关注的大问题。
本书出版后,新华社专门刊发了书讯,这是很少见的。
随即,《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青年报》等数百家新闻媒体也相继刊发了评论。
来自一线读者的评论更是好评如潮:
“这是一部扶贫教科书式的精品力作,具有重大文学和史学价值。”
“这既是一篇新时代延安精神的颂歌,也是一部扶贫脱困的简装教科书。”
《延安答卷》既不像散文那样好看,也不像诗歌那样唯美,更不能像小说那样情节生动抓人。
就是这样一本书,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延安答卷》,你为什么这样火?
究其原因,我想大约有下面这么几点:
第一、中国全面脱贫的成功经验,引发了国人读者作为中国人骄傲自豪的共鸣。
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逐步向富裕迈进。
如今,放眼华夏大地,科技成果显著,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极大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高涨,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不断夯实,呈现出人民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中央一直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以“精准扶贫”为方略,用顶层设计塑起扶贫工作的“四梁八柱”,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样扶”“如何退”四大难题,形成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基本思路。以卓越的领导力、广泛的动员力,超强的执行力和改革创新力,向贫困发起最后的冲击。
中国每年都保持了千万以上的减贫人数,贫困群众从吃不饱饭到住上了砖瓦房、用起了互联网,这是今日中国最温暖的印记。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的双赢局面。
经济增长直接惠及贫困人口,使之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应该说,消灭贫困是新时代中国所描绘的最出彩的魅力画卷。
一切亲身经历了这40多年伟大变革并贡献了自己力量的中华儿女,一切关心祖国命运享受到发展红利的每一位华夏子孙,都有理由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感到自豪。
世界整体发展状况如何,大多数人也只是从媒体上只言片语的了解一些。宏观到吃穿住行的变化,微观到当前疫情的控制,每个国人心中,都有向外界述说我们辉煌成就的冲动。
但受视野、学识、信息、渠道等各种因素制约,无法具有向世界述说的能力。厉彦林同志的《延安答卷》,正好契合了读者内心激动和自豪的情感,所以引发共鸣。
在这幅魅力画卷面前,每一位国人无不骄傲自豪,很多读者都试图通过《延安答卷》的阅读,完成个人内心激动和骄傲的释放,满足向世界炫耀“我是中国人,我为之骄傲、自豪”的愿望。
第二、作为全球最大的执政党群体,激发了党员读者自豪感的强大共鸣。
《延安答卷》的读者,相当一部分是我们的党员。
这是近年来少有的一本让很多党员读者爱不释手、用心品读的书。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一直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
1921年,南湖红船扬帆出航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让人民吃饱饭,过上幸福美满生活,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怀揣着“延安答卷”,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攻坚克难的脱贫之路。
1949年的新中国,一穷二白,一片废墟。整个世界都在瞅着我们有没有治理国家、让老百姓“吃饱饭、过上好日子”的能力。
事实证明,我们没有让人失望,我们不懈奋斗,在实践中砥砺前行,为改变国家的贫穷落后一直进行着艰辛的探索。
截止到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最初的30年里,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致力于解决“吃饱饭”的千年难题。我们主要以推动中国走工业化道路和农村走向集体化等方式来缓解中国的贫困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行动,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贫困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这些年,我们扶贫攻坚再上新高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道路,谱写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反贫困新史诗。
从“人民万岁”,到“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再到中央提出的“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勾勒出了“人民至上”这条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几十年来中国大规模的反贫困行动让数亿困难群众摆脱了贫困。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到深度贫困地区,再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脱贫攻坚战以磅礴之势一路高歌猛进,从根本上破解了农村贫困的深层次问题。中华民族的小康梦即将成为现实。
纵观历史,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用了70年左右的时间,大规模消除极端贫困的成功典范。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延安答卷》既向国际社会介绍了我国宝贵经验,又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创造力。
漫长的“脱贫”路上,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既是扶贫发起者,又是引领者、参与实践者。
扶贫脱贫实践检验了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中国的扶贫脱贫工作是一项超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中央的运筹帷幄,也需要上上下下各个层面的步调一致,协调运转。其运作的好坏是对党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一场“大考”。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党的最高领导到农村最基层的驻村书记、村委干部都全力出击,齐抓共管脱贫工作。这期间,22个省区市一把手立下“军令状”,大手笔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会战。
哪里有贫困群众,哪里就是攻坚扶贫战场。
据资料统计,为加强一线扶贫力量,全国累计选派近300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参加驻村帮扶。
其中,目前在岗的第一书记20.6万人、驻村干部70万人,加上近200万乡镇扶贫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
为开展全国性的贫困识别,仅2014年就组织了80多万人逐村逐户登记造册,共识别出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
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大批干部下沉到最艰苦的农村地区,密切联系贫困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克服困难,与他们患难与共。在经年累月的苦干实干中,干部队伍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锤炼,基层组织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民心铸成了我们党最牢靠的执政基础。
每一份扶贫答卷上,都有我们的辛勤付出。
《延安答卷》这本书,实际上是我们党员参与扶贫攻坚的“践行实录”。这就难怪他们会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了。
所以,许多党员读者追捧《延安答卷》,来自他们作为决策带领、践行实践、参与完成扶贫攻坚光荣使命者的强大共鸣。
第三、顺应了读者对文艺工作者要“尊重历史”“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殷切期盼。
很长时期以来,一些文艺工作者脱离群众、作风浮躁、不注重调查研究、热衷闭门造车、华而不实等问题愈演愈烈。
从动辄斥数亿资金戏说民族抗战史的“裤裆藏雷,手榴弹炸飞机,手撕鬼子,子弹拐弯,包子手雷”等一部部神剧出笼,到不久前上映刚播九集就引发《人民日报》点名停播的《雷霆战将》,人民群众对不尊重历史、不深入群众的文艺创作作风已经很不满意了。这次《雷霆战将》遭到很多观众质疑,只是“沉默中爆发”的导火索而已。
文艺作品虽然是一种消遣商品,但它能够影响很多人。谁都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整天看不尊重历史的“闭门造车戏说”,来怀疑我们教科书上学到的中华民族的面对苦难,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抗争历史。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灾多难的,也是不屈不挠、奋力抗争的。这些都是需要被庄严地铭记在每一代国人心里的。
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的脱贫史同样是伟大的,也是需要大批有良知的文艺工作者参与其中,大书特书的。
人们一直呼唤“尊重历史”“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优秀文艺工作者的出现。也呼唤“有担当、接地气、倾诉群众心声”的优秀作品的出现。
这次《延安答卷》的热销,和《雷霆战将》的爆“雷”,给文艺工作者带来太多的警示和启迪。
文艺创作,不管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一是要对历史负责,不能亵渎为了民族复兴躬身前行的仁人志士。要对当下负责,让年轻人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生活,更要对未来负责。如果我们不以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来对待昨天走过的和今天正在走的路,那么这些历史很可能因为文艺作品的不负责任而被以讹传讹,这样就上愧对列祖列宗,下愧对子子孙孙。
《延安答卷》计划创作之初,就有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好心朋友劝厉彦林:“你一个业余作者,都过60的人了,何必耗这个精力?”
厉彦林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心里明白,既然定下这个计划,就得横下一条心,奋力一搏。
于是,厉彦林开始跑图书馆、书店,如饥似渴地读书、查资料,几次奔赴延安实地查看贫困群众的脱贫情况。先后拜访了百余位延安老领导、老同志和扶贫干部,购买、借阅了几百册图书,搜集积累了10个GB的文字、图片等素材。
正是基于这样的恒心、思考和准备,厉彦林,这位沂蒙山走出去的作家,用一位文艺工作者的良知,用一位领导干部的思考,用一位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这本可望载入“中国脱贫史”的鸿篇巨著。
无疑,厉彦林呕心沥血完成的这部《延安答卷》,正是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文艺工作者要“尊重历史”“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殷切期盼。
第四、敬畏之心、平民视角、担当使命,契合了广大读者对呼唤文艺精品的渴望。
作为一个业余作者,厉彦林能够完成《延安答卷》这样一部鸿篇巨著,原因很多。从本书的“后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创作本书的心路历程。
首先,缘于他对延安大地和延安人民的敬畏。
厉彦林很小就知道了延安的宝塔山,是那么神圣,那么高大。后来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对党、对延安有了敬畏和感激之情。
在厉彦林心中,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延安、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延安人民“初心”不改,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发扬延安精神,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脱贫攻坚同样成绩斐然。
让普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弱者获得人的平等与尊严,承载着我们的初心、使命和追求。讴歌延安的脱贫,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社会价值和巨大说服力。
二是缘于沂蒙子弟对故乡亲人和普通百姓的平民情结。
厉彦林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长大,从小受穷挨饿,对贫穷有着切肤的感受。后来在机关工作,一直从事与基层、与脱贫密不可分的工作,参与过一些农村政策文件的起草研究,对基层疾苦有比较多的了解,一直在关心、关注着我国的脱贫事业,也被党和国家下这么大决心、花这么大气力解决贫困问题所激励和感动。
每每看到、听到战胜困难、脱贫致富的故事、消息,就很上心、动情,感到暖心暖肺。写反映脱贫的文章,契合了他深埋心窝的平民情结。
三是缘于文艺工作者责任担当与使命驱使。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必定绽放文学的新光彩。中国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个农村问题。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强。
厉彦林经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亲眼目睹了众多贫困群众脱贫后物质和精神的新生活、新面貌。
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几亿农民彻底摆脱贫困,中国人不再“挨饿”,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多么伟大的奇迹,应当倾心讴歌这段彪炳史册的历史,应当有与时代同步、与民心同行、有情怀、有温度、有分量的文学作品出现。
脱贫效果要靠老百姓说话,作者要靠作品说话,作品要靠读者说话。
把贫困和脱贫事业写成美文本身就是个难题,必须跳出传统的写式,以宏观视野、平民视角,底线思维,换位思考,满怀深情地去关注和感受饥饱、冷暖、喜忧这些牵肠挂心的事情,用善意的眼光和良心的笔触去探寻他们的成长发展的轨迹和内心的波澜,发现闪动的思想火花和戳痛心灵的瞬间。
厉彦林喜欢阅读。这些年他先后阅读了文学、哲学、经济、政治等大量的著作,记录了几百万字的读书笔记,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为他《延安答卷》的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撑和思想支持。
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不仅文学界没有触及,就是理论界也少有涉猎。
尤其是一些警句式的宏观性的判断和结论,更需要反复研判和求证。既要与党史、国史一致,又要切合现实,读者还能读得懂。
譬如“绝对贫困具有相对性,相对贫困具有绝对性”,“探寻建国70多年来解决贫困问题的历史足迹,中国扶贫的重点、重心是随着实践发展和贫困人口的期待不断调整变化的,基本轨迹是:由建国初期的经济救济式扶贫到改革开放以后侧重贫困人口能力的开发式扶贫,再到新时代侧重提高贫困人口能力与保障贫困人口权利并重的精准式扶贫,这是一个由低层次扶贫向高层次扶贫阶梯式递进的进程”等很多结论警句都是他仔细研读和反复思考斟酌的“独创”。也为后人总结、完善我们的“中国扶贫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这次创作《延安答卷》,对厉彦林个人来说是一次人生实践、生命体验、心灵重塑和精神提升。
同时,厉彦林也给我们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启迪,树立了写作的标杆。
那就是“文学是良心事业,职责是为时代和人民讴歌”。
《延安答卷》爆火,再一次警示文艺工作者,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必须深入群众,积极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也体现着时代的热度、社会的温度和人性的饱和度。
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关注贫困群众,关心弱势群众,这是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文艺工作者良知和正义的体现。
希望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向厉彦林同志这样,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深入火热的生活,与新时代,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多创作出一些讴歌人民群众,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优秀作品。
我们应该感谢厉彦林同志,是他,把我们宝贵的扶贫脱贫经验梳理得如此清晰,总结得如此生动、到位。
同时,我们更应该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并在扶贫攻坚中化为宝贵物质财富的延安精神致敬!
参考资料:
1、中央扶贫论述摘编;
2、张瑞敏:中国扶贫谱写了历史新篇章;
3、厉彦林:情聚笔尖文字热;
4、邱键:新时代、新使命、新作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