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圆(原创)
最爱吃的主食是煎饼。煎饼里有乡愁,有老家的梦幻。
煎饼的原料常见的大部分是玉米,有时候掺些小米、大豆、高粱等其他杂粮。
先用把玉米碾碎,筛去玉米脐,和其他杂粮一起浸泡几个小时,磨成糊,再用鏊子烙。有的手烙有的木耙烙。
手烙煎饼的糊必须稠一点。双手团成排球大小的糊子球,放在鏊子中央,双手滚动着糊子球,一圈圈地往外转,转满鏊子面后,把余下的糊子放回盆里,再拿木耙煎饼上凸起的地方抹平整。
几秒钟后,随着煎饼烙熟香味儿的飘出,鏊子沿一圈的煎饼开始往上翘边,用双手掀着煎饼边,轻轻一揭,一张圆圆的煎饼就被揭起来。放在一边的煎饼架上。接着往鏊子底下续续柴火,再团糊子再烙。
另一种是用木耙烙。
烙煎饼的木耙多用一片长约二十公分,宽约五公分的薄木板中间钻一小孔,孔中伸一根筷子做成,筷子为把儿,木板为耙儿。
这种烙法的煎饼糊必须像粥一样稀。鏊子烧热后,左手用小勺舀一些糊儿倒在鏊子中央,右手用木耙把糊儿从中间往周围一圈圈地赶,赶满鏊面,再将多余的糊儿刮进勺子,倒进盆里。
下面的环节和手烙差不多,等煎饼翘边时再揭起即可。
上边说的煎饼原料是这些年日子好过后的配方。
前些年山里人穷,一年的口粮不够半年吃的,哪有这么多的玉米、小米和大豆?那些年的玉米煎饼几乎见不着,富户人家的煎饼中地瓜面和玉米面对半,穷点的人家多半地瓜面为主少许玉米面作衬引子。再穷的人家全是地瓜面。
还有人口多口粮缺的人家纯地瓜面也难保证,常往里掺些南瓜、树叶、花生壳粉之类。
玉米煎饼焦黄,地瓜煎饼暗白,掺菜的煎饼五颜六色。
那时搞大寨田社员都中午带饭在外边吃。看看煎饼的颜色,就能知道谁家的家境日子过得怎么样。
母亲烙煎饼是棋盘峪一带出了名的。她烙的煎饼薄而柔软,干湿均匀,就是三伏天放二十天也不变质。
1978年我到泉庄中学读高中,班里40多个学生能吃得上玉米煎饼的仅有三五个人,我便是其中的一位。
棋盘峪属纯山区,人均不足一亩山岭薄地,每年分的百十斤玉米全家人几乎不碰牙,全节省下来给我烙煎饼上学。
那些年山里得胃病的人特别多,都是地瓜惹得祸。
地瓜少吃可以调节肠胃,一过量就胃胀。现在城里卖的烤地瓜,很远就能闻到那股诱人的味儿,但买着吃的多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少男少女。
台湾作家张晓风曾写过一篇回忆地瓜的文章,说应该感激这种食品,帮大家度过了荒灾之年。
感激归感激,但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一闻到地瓜味就反酸水,很少再敢再吃这伤胃害肠的东西。
吃煎饼的佐菜有多种多样。
煎饼卷大葱就是远近闻名的吃法。
走进沂蒙山,你常见当地人拿棵大葱,顺在煎饼里,再摆上一溜咸菜条。讲究的还会拿根筷子竖在油壶里快速拉出一些花生油滴在葱上,紧卷成圆简状,大口咬满嘴嚼,吃得大汗淋漓,惊天动地。
再一种吃法,煎饼卷豆沫。
多半黄豆、小半花生放水泡透,石磨磨细,放锅烧开,再放进开水焯过的苦菜、萋萋菜、菠菜、萝卜缨子等蔬菜,大火烧开,文火熬熟,再把辣椒、花生、花椒油炸焦黄,放以盐、葱、姜、捣碎,调以酱油、香油、味精,煎饼卷豆沫,辣椒佐菜吃之。
还有一种吃法,煎饼卷肴肉。猪头、猪皮、猪爪、鸡、兔特别是狗肉熬制成冻肉,伴以大葱,卷而食之。
小时候,邻村有一个叫杨红旺的卖狗肉老头,常常肩挑狗冻肉转村吆喝。因扁担上挂着一个狗头骨,村里人戏称他为“杨狗头”。杨狗头一到村里,总引得一群孩子跟在他身后转。杨狗头挑担子离村很远了才恋恋不舍而回。
有时母亲也会拿个鸡蛋,去换一点狗肉卷在捎去的煎饼里,不等母亲卷好,我早一把夺过来,张嘴咬下一大口,煎饼的下头早有狗肉汁挤出来,母亲忙伸手接住再填进我的嘴里。随着我嘴巴夸张地嚼动,围观的孩子嘴巴也跟着一动一动的。
那些年山里人一年难得吃上几回水饺,人口多的家庭逢年过节,包几碗水较,祭祭祖,敬敬天地,一人分上三五个,只得当佐菜卷在煎饼里才能吃饱肚子。
打开一张煎饼,竖放三个水饺差不多可以摆满。水饺阔绰的话可以摆两行六个饺子,顺上一溜咸菜条,一根大葱,一咬,水饺馅挤进嘴里,香!
这又是一种吃法。
多少年后,水饺已成为家常饭,妻子包了水饺我还喜欢卷煎饼吃,童年的养成的味蕾体验一辈子忘不了。
豆腐也是煎饼上好的佐菜。把刚出锅的热豆腐切成火柴盒大小,韭花汁或辣椒汁或蒜泥卷在煎饼里蘸而食之,比单吃豆腐还有味。
还可以用豆腐炖咸鱼炖虾酱,用煎饼卷了特别开胃,令人大增食欲,肚子撑不圆不想住口。
与煎饼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多少年来一直成为饭桌上不可少的主食。外出学习开会,妻子总忘不了把包里塞上几张煎饼。
说来难以令人置信,参加国宴多少回,总也吃不饱。
回到房间后,只好拿出一块煎饼补补肚子,同室开会的外地人搞不清我为什么对这黄纸一样的东西这么感兴趣,好奇地要过一片尝新鲜觉得实在不好吃,越发对我的举动莫名其妙。
战争年代,就是这沂蒙山的煎饼,使得子弟兵身强体壮,打败了几十万进攻山东的国民党部队。
每逢提起这段历史,很多在这里战斗过的老将军都对煎饼充满深情。陈毅元帅曾无限感慨地说:沂蒙老乡的手推车、担架、煎饼,助推了人民战争全面胜利的进程。
前几天,我老家学生王涛老北京出差,给我带来了两箱黄澄澄香喷喷的玉米煎饼。我问,你现在做煎饼了?
他说,崮乡不是有三宝吗,羊肉汤、豆腐皮和玉米煎饼。咱这里现在是旅游胜地,外地人来都想尝尝正宗的泉庄大煎饼,可咱吃的都是外地来的煎饼。我想办个“天下泉庄煎饼合作社”,让泉庄的传统煎饼再飘香起来。
恍惚间,我看仿佛看到,泉庄煎饼的香气,飘出了环绕的群崮,飘到了繁华的都市……
方圆大语文 好看又温馨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