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丢人丢到家了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任宰相,苏轼在他的门下任翰林学士。也许是两人政见不同的原因,苏轼常常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王安石的作品。

一天中午,苏轼去拜会王安石,正巧主人在睡觉,被管家带到书房用茶。苏轼边喝茶,边欣赏书房里的字画摆设,忽然他发现砚台下面压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纸,取出一看是一首《咏菊》,诗中的前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看完,失声大笑:宰相写诗也出错误啊。

黄花即菊花,冒风霜斗严寒,即使花期过去枯萎枝头也不会落瓣的,怎么会因为一夜秋风而落“满地金”,此句岂不与实际相差万里?于是他提笔依韵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罢悄然离去。

王安石醒来后回书房,发现了桌上的续句,想必是苏轼所作,一问管家,方知真是他来过。王安石暗自笑他少见多怪、主观臆断。

事隔几年,王安石借苏轼被贬之机,向皇上奏本请让苏轼前去黄州任团练副使。

苏轼来到黄州后,有人送来十几株菊花。重阳节到了,苏轼邀诗友陈季常来赏菊。但见秋菊朵朵怒放,争芳斗艳。此时他想起了当年王安石的那两句诗,便对友人说:“当年我看到王宰相曾写‘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可笑?你看这菊花哪有落瓣的?”

话未说完,刮来一阵风,只见眼前菊花瓣儿纷纷扬扬落地,不一会儿满地铺金。苏轼目瞪口呆。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苏轼丢人丢到家了

【方圆老师讲作文】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复杂多变的,一类事物有他的“共性”与“个性”之分,切不可一概而论。同学们在写景状物时,一定要亲自观察,尊重客观事实,做到真实可信,否则就会闹出苏东坡先生那样“菊前露丑”的事。

【延伸阅读】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苏轼在散文、诗歌、填词三个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同时,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也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最重要的是,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62097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