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周刊#
如果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那在很多人看来婆婆就是儿媳妇上辈子的仇人,我就有个爱“唠叨”的婆婆。
曾经我们也是“情敌”,我至少分走她儿子一半的爱,我与她也曾有过漫长的磨合期,她慢慢地接受了我,也渐渐地不在我面前隐藏内心真实想法,也就开始变的唠叨不休了。我总说我有一个“唠叨的婆婆”,其实从内心深处早已承认她是我另一个妈妈,我已经向对待妈妈那样对待她。是她给我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让我看到了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婆婆、一个好妈妈、一个好奶奶的形象。她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让我对未来不再迷茫。
老一辈人常爱说一句话:“一个好女人旺三代”,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撑起家族一片天的人。她出生于1968年,也算是解放后的新时代女性。然而她娘家在榆林市绥德县里一座高山深沟里,多年积贫积弱,她的母亲又是个盲人,生了七个孩子,她是最小的女儿,从小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十八岁就被“换亲”,所谓的“换亲”就是双方因为家贫儿子娶不起媳妇,用姑娘互嫁来规避高额聘礼的习俗。这样的习俗在我婆婆那一代人已经很少见了,但她依然因为家庭原因成了“换亲”的对象,可以想象她嫁的人家家徒四壁的景象。这是村里最穷的一家人,连吃饱饭都成了一种梦想。她总给我“唠叨”她年轻时受过的苦和累。她说,结婚后第一年她就开始省吃俭用筹划箍新窑洞,她的婆家在村里祖辈抬不起头,她要改变这个状况就先从箍窑洞开始。她说,整整三年她才把窑洞箍起来,窑洞合顶的那天她请了唢呐队敲锣打鼓,鞭炮雷动,从此后村里人再也不敢小瞧她们一家人了。
她是一个小学四年级还没有读满的农村女人,但有着非凡的胆量。她总给我说,你们年轻人就是吃不了苦,动不动就喊累,她年轻的时候五年生了三个孩子,都是自己一个人拉扯大的。那个时候家里条件差,她上山劳动带着娃,草垛里躺的,背上背的,地里跑的,哪里有现在的好条件。她说,等孩子大点的时候她决定带着出门去,老话说的好:“人挪活树挪死”,总不能一辈子困死在穷山恶水里,她就拖儿带女到了榆林市靖边县。
刚到靖边县的时候一家五口租住在一个不到二十平的民房里。她说,她那时候捡过破烂,卖过一毛钱一根的冰棍,为了供孩子上学她倾尽全力;她说,你们现在条件好的不知道节约,饭剩下就直接倒掉,衣服、鞋子不喜欢了就扔掉。她年轻的时候穿的还没现在别人扔掉的衣服新,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后来她终于用省下的钱租了一个简易的台球城,做起了生意。
她最自豪的就是她做生意的那几年,口袋里终于有了零花钱,积蓄也越来越多了。她有使不完的劲,为了挣更多的钱自己一个人打理台球城,从早忙到晚,大多数只能吃泡面。她说,那时候不觉得苦也不知道累。三年后她在靖边城买了一个四合院,终于成了城里人。
后来经济在发展,她那老式的台球城也就被时代淘汰了,她又有了一个新的职业——“哄孙子”,哄了一个又一个,像接力赛一样,截至现在已经哄大四个孩子,其中最大的孙女已经15岁,最小孙女也已3岁。她总是任劳任怨,我总觉得她这辈子太亏欠了自己,她却说孩子多了好,现在的人不能吃苦,都怕受累,只要一个孩子,还是太少了。我笑她思想古板,她说,要是在她那个年代确实国家政策不让超生,她为了生老三还交了罚款的,现在国家有好政策让生两个。她说,也没有钱帮不到你们,只能好好把孩子管好。每当她这样说,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在她的带领下,如今她的三个儿女们都在城市安家落户,扎下根来,终于改变了绥德县胡家鄢村最穷人家的家族命运。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后辈们树立了不怕苦、能吃苦的家风,使我们有了精神指引,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动力。
作者:王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