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是该校的重要科研和教学支持机构,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满足校内各学科领域对大规模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的需求。计算中心不仅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推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做出了贡献。
根据最新的信息,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在2023年庆祝了成立60周年,并在此期间推出了“未名二号”高性能计算集群,这是华为全球样板点的一部分。该集群采用了智能无损400GE高性能计算网络,能够实现算力100%释放,显著提升了高性能计算效率,缩短了作业运行时间,并降低了科研成本。北京大学计算中心还进行了系统及网络改造项目,选择了华为超融合以太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科研计算需求,并提升算力供应能力。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还与超聚变合作,建设了具有1.43千万亿次计算能力和4.5PB存储容量的高性能计算平台,这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性能,并促进了全球高校计算平台的网络技术交流和发展。
综合以上信息,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不断更新和升级其计算资源,以支持学校的科研创新和教学活动。
相关问答FAQs: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哪些?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
- 提供高性能计算环境支撑保障,以支持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活动。
- 负责校园网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维护,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服务。
- 管理和维护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华北地区主节点,保障网络的高速连接和数据传输。
- 开发和维护电子校务系统,支持学校行政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
- 参与中国高速互连实验网NSFCnet和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的建设和管理,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提供微机实验教学实习环境,支持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
- 承担科研项目,推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在国内高校中的地位如何?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在国内高校中的地位非常显著。作为中国高校最早建立的计算中心之一,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不仅是高性能计算校级平台的先行者,而且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力支撑。它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打造了“北大标杆”,对国内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服务、算力网络软件研发、高性能计算教学、算子等方面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其计算总核心数达14064个,峰值计算能力为1680Tflops,存储容量达11084TB,已成为北京大学重要的科研支撑环境。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与华为等企业合作,推动高性能计算网络的发展,提升科研计算效率,降低科研成本,为高校ICT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树立标杆。这些成就充分体现了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在国内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和对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的“未名二号”高性能计算集群有什么特点?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的“未名二号”高性能计算集群具有以下特点:
智能无损网络技术:“未名二号”采用了华为的智能无损400GE高性能计算网络方案,该方案通过*网络加速器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速度,实现了算力的100%释放,从而提升了高性能计算的效率并缩短了作业运行时间。
高效的计算能力:集群提供了1.43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这一性能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性能,缩短了作业运行时间和排队时间。
先进的存储系统:集群使用了高性能的Lustre并行文件系统,提供了不低于4.5PB的可用存储容量,并保证了高带宽的数据读写能力。
节能的液冷技术:“未名二号”采用了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支持CPU和内存液冷散热,以及50ºC温水散热,这种全液冷方案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电源使用效率)至低于1.1,有助于实现绿色计算。
支持平滑扩容:集群设计考虑了未来的扩展需求,可以根据科研计算的增长进行平滑扩容,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资源需求。
科研创新基座:“未名二号”不仅为北京大学的师生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服务,还促进了全球高校计算平台的网络技术交流和发展,成为高校ICT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