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和成果。该校不仅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而且在教师资源库的丰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教学的支撑以及大中小一体化教研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上海大学的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包括在教学成果奖、示范课程和各类比赛中获奖,以及多门课程入选上海市重点本科课程和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大学还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显示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先地位。上海大学的思政教育工作得到了教育专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是上海地区在思政教育领域的佼佼者。
相关问答FAQs:
上海大学的思政课程有哪些独特之处?
上海大学的思政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独特之处:
专题设置与时事紧密结合:上海大学的思政课程《大国方略》设置了包括“中国梦”、“中国道路”、“一带一路”等在内的9个专题,这些专题深入解读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使课程内容与国家大事同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现实意义。
师资队伍国际化与多元化:学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国内外交流访学、邀请知名专家讲学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国际视野。上海大学还实行了“项链模式”,整合多学科师资,构建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促进了教学互动和质量提升。
教学方法改革:上海大学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推行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挖掘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思政元素,采用“微课程”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课程思政全覆盖:上海大学致力于实现课程思政的全覆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将思政教育融入所有课程之中,使得所有专业教师都承担育人职责,从而在各个学科领域内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
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融合:上海大学在课程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旨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这种做法已经覆盖到研究生和继续教育等不同学段的课程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国家情怀和专业兴趣。
这些特色展现了上海大学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和实效,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上海大学在思政教育方面获得了哪些国家级奖项或荣誉称号?
上海大学在思政教育方面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项和荣誉称号。根据最新的信息,上海大学申报的《锚定时代要求,“领雁式”构建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体系》入选2024年度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这是学校第三次获得该项荣誉。上海大学还曾在2020年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行动中取得佳绩,其教师在教学案例评选和教师教学大比武中表现优异。在课程思政方面,上海大学有2项课程获得特等奖,3项课程获得一等奖,显示了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成就。这些奖项和荣誉反映了上海大学在思政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工作和创新实践。
上海大学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上海大学在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方面,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学校举办了数字化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培训会,旨在推动数字技术与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学评价创新。通过这些措施,上海大学希望以数字技术赋能课程思政教学,不断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上海大学还探索了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的建设,这是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号召,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并推动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举措,上海大学展现了其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方面的努力和创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并确保思政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