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厦门大学居住的是集美楼二楼。
相关问答FAQs:
鲁迅在厦门期间主要从事了哪些活动?
鲁迅在厦门期间的活动主要包括:
教学工作:鲁迅受聘为厦门大学国文系和国学研究院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
学术研究与著述:他编纂了《唐宋传奇集》等,并着手撰写《中国文学史略》(后改名《汉文学史纲要》),展现了其在文学史研究方面的独到见解。
文学创作:鲁迅在厦门期间创作了小说《铸剑》、《奔月》,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等,并继续他的杂文写作。
参与学潮:鲁迅还介入了厦门大学的学潮中,显示了他对学生运动的支持和参与。
哲学思想变化:鲁迅的哲学思想在厦门期间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尼采的超人哲学逐渐转向认可劳动工农的价值,这一转变在他的文章和演讲中有所体现。
日常生活:鲁迅在厦门的生活相对安稳,他有时会到海滩散步,捡贝壳,并参与当地的中秋博饼等民俗活动。
鲁迅在厦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活动多样,对后来的文学和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厦门大学的集美楼有什么历史意义?
厦门大学的集美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厦门大学的首批校舍之一,而且与厦门大学的创立密切相关。集美楼兴建于1921年5月,1922年底竣工,与群贤楼、映雪楼、囊萤楼等建筑共同构成了厦门大学早期的建筑群。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在尚未建成的校舍中宣布开幕,其中就包括集美楼,这一天标志着厦门大学的诞生。集美楼因此成为厦门大学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学校早期的教学和活动记忆。集美楼所在的建筑群展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的建筑特色和时代背景。集美楼不仅是厦门大学的物质遗产,也是该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鲁迅,还有哪些文化名人曾在厦门大学居住过?
除了鲁迅,厦门大学还曾是其他一些文化名人的居住地。根据搜索到的信息,林语堂、顾颉刚、张星烺、孙伏园、陈衍、沈兼士、陈万里、王亚南、施蛰存等人均曾在厦门大学任教或居住。这些文化名人的加入,使得厦门大学在初创和艰难发展中的时期,真正进入了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