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桃李无多少

“何如桃李无多少”出自唐代诗人徐凝的《夸红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红槿花数量的赞叹,意指红槿花如同桃李一般繁多,但又不张扬,具有自然朴素之美。这句诗意象生动,通过比较红槿花与桃李的数量,传达了诗人对红槿花低调而广泛的美丽的赞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桃李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人才,此处则是用来衬托红槿花的独特魅力。

何如桃李无多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问答FAQs:

徐凝在《夸红槿》一诗中使用’桃李’来比喻红槿花有哪些寓意?

在徐凝的《夸红槿》一诗中,诗人通过对比红槿花和桃李的花期,赋予了红槿花独特的象征意义。诗中“谁道槿花生感促,可怜相计半年红。何如桃李无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风。”表达了诗人对红槿花持久生命力的赞赏。这里的“桃李”通常象征着短暂的美好和青春的消逝,因为桃花和梨花虽然艳丽,但花期较短,往往一夜之间就会被风雨打落。相比之下,红槿花虽然每朵只开一天,但整个花期可以持续半年之久,显示出一种坚韧和持久的美。

通过这样的比喻,徐凝强调了红槿花不畏短暂、生机勃勃的特质,以及它在自然界中所展现出的不懈生命力。这种寓意不仅赞美了红槿花的自然美,也隐喻了一种积极向上、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生活态度。

除了徐凝之外,还有哪些古代诗歌中用’桃李’作为比喻对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桃李”常被用作比喻,象征着教师的学生或者栽培者的成果。以下是一些使用”桃李”作为比喻对象的古代诗歌例子:

  1. 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中写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里的“桃李”指的是裴度的学生,遍布天下,表达了对白公桃李满天下的赞誉。

  2. 李商隐的《赋得桃李无言》中有诗句“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通过对桃李花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青春的美好和生命力。

  3. 辛弃疾在《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中使用了“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典故,用来比喻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们的称颂,以及他本人受到百姓的爱戴。

  4. 李白在《赠徐安宜》中写道:“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期。”这里的“桃李”是指被栽培和教导的学生,表达了对老师栽培之恩的感激。

这些诗歌展示了”桃李”在古代文学中通常用来比喻师生关系、栽培与成果之间的联系,以及赞美教师培养出的优秀学生。通过这些比喻,诗人传达了对教育和传承的尊重与赞美。

如何理解’桃李无多少’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和用法?

“桃李无多少”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学生或者门徒的数量和质量。原句中的“桃李”指的是桃树和李树,后来引申为比喻所栽培的学生或所举荐提拔的人才。成语“桃李满天下”则用来形容一个人教出的学生非常多,遍布各地。“桃李无多少”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通常是询问某人的学生或追随者有多少,或者用来形容某人的教育成果或影响力的大小。在使用时,它可以带有赞赏或询问的语气,具体语境会影响其情感色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68505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