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相关问答FAQs:
《卖炭翁》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卖炭翁》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著名诗人白居易.
《卖炭翁》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社会现象?
《卖炭翁》反映了唐朝中期的社会现象。这首诗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揭示了当时“宫市”制度下官僚机构对普通百姓的压迫和剥削,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
《卖炭翁》中提到的’宫使’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如何?
宫使在唐代的社会地位
在唐代,”宫使”通常指的是皇宫中的使者或者某宫的主管官员,有时特指宦官。他们在宫廷中担任传达皇帝旨意、管理宫殿事务等角色,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由于直接服务于皇帝,宫使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常常能够凭借皇帝的权威行事,有时甚至滥用职权进行私人利益的追求。
在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宫使的形象是负面的,他们不顾卖炭翁的生计困难,强行征用他的木炭,只留下象征性的红纱和绫作为补偿,这种行为揭示了宫使如何利用职权对普通百姓进行剥削。这反映了唐代某些宫使的腐败和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上层与底层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