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劝学原文多少字

荀况的《劝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劝学名篇,其原文如下:

荀况劝学原文多少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相关问答FAQs:

荀况在《劝学》中提到了哪些具体事例来阐述学习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荀况在《劝学》中通过多个具体事例来阐述学习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他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指靛青虽然来源于蓝草,但其颜色却更为鲜艳,这说明后天的学习和修养可以使人超越原有的水平。荀况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学习可以使人的智慧和才能更加锐利,如同经过磨砺的刀剑。他还通过“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的例子说明,通过学习和实践,人可以改正自身的缺点,提升自我。

荀况还强调了学习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指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意味着只有通过学习和探索,人们才能深刻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广大与深邃。他通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来表达,学习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素质,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从而在社会中取得成功。这些事例共同构成了荀况关于学习重要性的论述,强调了学习对于个人完善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

荀况对于如何通过学习达到知识积累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提出了哪些建议?

荀况的学习与修养观

荀况,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对学习和道德修养有着深刻的见解。他强调了学习的连续性和实践性,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品德的修炼。

荀况提出了学习的层次结构,认为学习应当从听闻开始,继而观察、理解,最终落实到行动上。他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发挥其价值。荀况还提倡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来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认为君子应当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以此来达到知明行无过的境界。

在道德修养方面,荀况认为个体应当追求善行,通过模仿和学习先贤的德行来提升自己。他提出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观点,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求改进,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

荀况的这些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和提升。通过持续的学习和自我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价值。

荀况在文章中引用了哪些诗句来支持他的观点?

荀况在其作品《劝学》中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来支持他的观点。在文中,荀况提到:“《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这句引自《诗经》中的《大雅·抑》,荀况通过这句诗强调了君子应当追求道德上的正直,并指出这种正直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和丰厚的福报。通过引用古代经典文献中的诗句,荀况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使得他的教育和道德观念显得更加权威和深入人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690272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