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的一首著名诗篇,全诗共分为三段,每段的句子数量不等。根据杰作网,整首诗的句子总数为1690字。这首诗以采桑女罗敷为主角,讲述了她如何巧妙地拒绝了太守的调戏,展现了她的美貌、智慧和坚贞。《陌上桑》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某些面貌。
相关问答FAQs:
《陌上桑》中有哪些具体描述罗敷外貌的诗句?
《陌上桑》中具体描述罗敷外貌的诗句包括: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描绘了罗敷的发型和佩戴的首饰,倭堕髻是一种流行的古代女性发型,明月珠则形容了她耳朵上的珍珠光彩夺目。
-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描述了罗敷穿着的衣物,缃绮是浅黄色带有花纹的丝绸,紫绮则是紫色的绫子,这些色彩鲜艳的服饰展现了罗敷的华贵和美丽。
这些诗句通过对罗敷的发型、首饰和衣着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了一个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气质的古代女性形象。
《陌上桑》中罗敷是怎样机智应对太守调戏的?
罗敷的机智应对
在《陌上桑》中,罗敷面对太守的调戏展现了机智和坚定。当太守被罗敷的美貌所吸引,试图邀请她同乘马车时,罗敷巧妙地拒绝了他。她直接指出太守的错误,提醒他自己已经有丈夫,而且她的丈夫地位显赫,是“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的人物。通过这样的回应,罗敷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贞节,还暗示了如果太守继续纠缠,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自己婚姻的自信和对太守轻薄行为的蔑视,有效地阻止了进一步的不当追求。
《陌上桑》对汉代社会礼教观念有何体现?
《陌上桑》与汉代社会礼教观念的体现
《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的经典作品,通过描述采桑女罗敷的美貌和智慧,展现了汉代社会的礼教观念。在诗中,罗敷不仅以其美貌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她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对婚姻忠贞的态度。当太守试图以权势引诱她时,罗敷坚决拒绝,并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丈夫,强调了夫妻之间的忠诚和社会对已婚妇女的尊重。
这种行为体现了汉代社会对于女性贞洁和婚姻忠诚的高度重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名誉和家庭的荣誉紧密相连,罗敷的行为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名节,也维护了家庭的尊严。太守在诗中虽然对罗敷的美貌表示赞赏,但最终因为罗敷的明智回应而放弃了不当的追求,这反映了即使是权力者也必须遵守社会伦理和礼教规范。
《陌上桑》中罗敷对丈夫的赞美也传达了汉代社会对男性英雄主义和社会地位的认可。她描述的夫婿不仅英俊威武,而且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这些都是汉代社会所推崇的男性美德。
《陌上桑》不仅是一首描写女性美丽和智慧的诗歌,更是汉代社会礼教观念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在性别角色、婚姻忠诚和社会等级秩序方面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