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喜雨亭记多少字

苏轼《喜雨亭记》全文

《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喜雨亭的命名缘起为主线,记述了亭子的建造过程及其在久旱之后迎来雨水的喜悦场景,展现了苏轼关心百姓生活的真挚情感,同时反映了他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全文如下:

苏轼喜雨亭记多少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相关问答FAQs:

《喜雨亭记》中提到的’周公得禾’和’汉武得鼎’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周公得禾

“周公得禾”指的是西周初期的一个吉祥事件。根据《尚书·周书·微子之命》的记载,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在田间得到了一株奇异的禾,这种禾异亩同颖,即在不同的田里却长出了相连的穗。唐叔将这株禾献给了周成王,周成王又转赠给了周公。周公因此感到非常高兴,并以此事件为名撰写了《嘉禾》一书。

汉武得鼎

“汉武得鼎”则是指西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事件。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时期,一位巫师发现了一个没有铸刻文字的古代青铜鼎。这个鼎被认为是上古时期的神鼎,象征着祥瑞。汉武帝对此极为重视,将其供奉起来,并将这一年定为“元鼎”元年,以此纪念得到宝鼎的吉祥事件。

《喜雨亭记》中表达了作者哪些儒家思想?

《喜雨亭记》中的儒家思想

《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通过对喜雨亭命名由来的叙述和对久旱逢甘霖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儒家思想。

文章体现了儒家的“重农思想”。苏轼在文中提到,久旱不雨使得民众忧虑粮食短缺,而及时的降雨则意味着五谷丰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种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生计的关怀,正是儒家强调农业基础地位的体现。

文章展现了儒家的“仁政”理念。苏轼通过描述官员和百姓在雨后的喜悦,以及对雨水对于民生重要性的认识,传达了一个好的统治者应当关心民生、施行仁爱政策的观念。他强调,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皇帝,都应对百姓的福祉负责,这种政治态度是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

苏轼在文中通过对雨的赞美,表达了儒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观点。他指出,雨水的恩赐不仅来自于自然,也体现了上天的意志和帝王的德行。这种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利用,反映了儒家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喜雨亭记》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和人文情感的优美散文,更是苏轼将儒家思想融入文学创作的典范。通过对喜雨的描写,苏轼传达了儒家的重农思想、仁政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喜雨亭记》中的’二三子’指代哪些人?

《喜雨亭记》中的”二三子”指代

在《喜雨亭记》中,“二三子”通常指的是作者身边的一些朋友或者学生。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通常用来泛指几个人,但具体指代谁则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由于杰作网中没有提供直接相关的信息,我将根据一般的文学作品解读方法来回答您的问题。

在古文献中,“子”有时是对年轻学者或朋友的尊称,而“二三”则意味着人数不多,具体几位则不明确。“二三子”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屈大均在写作《喜雨亭记》时周围的几位亲近的文人或弟子。这些人可能参与了讨论、共同欣赏自然景观,或者在文化活动中有所互动。通过这样的表述,屈大均不仅记录了喜雨给大自然带来的生机,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联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695735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