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
——细节描写训练
仙桃一中八年级 张杰睿
司马懿十万雄军来到城下。
在这之前,城内早已空虚,赵子龙又带走人马三千。此时,剩下的二千人马中又多是文官,简单是不堪一击。
一阵狂风卷过,带着层层尘烟,掀起一道灰色幕布,阻碍了司马大军所望之景。
司马大军望着那渐渐清晰的城楼,只见楼上高挂一面大旗,孤零零地招摇着,上面写有“诸葛”二字,在轻风中摇曳着身子,显得有些虚无,有些飘渺。
司马懿伸长脖子眺望前方的城门,城内一点动静也没有,可杀气腾腾,仿佛万千雄兵隐身于此,随时都能从天而降大战一场。
突然,城门大开,司马懿本能地拔出他的宝刀,双眼凝视着前方,仿佛射出两道闪电,洋溢着几分霸王之势。
可让他想不到的是,没有千军万马涌出,只看见几个衣衫褴褛的牧羊人驱羊而出,还有一个农民牵着两头牛,悠闲慢步走着。紧接着,又有几个老农走出来,挥舞着长长的扫帚,打扫着地面。这一幕,颇有江南田园气息,丝毫没有要厮杀一场的意思。
司马懿呆滞住了,伸长脖子望向那空无一人的城楼,手不知不觉颤抖了。司马懿老谋深算地想了想:“不见诸葛,定有埋伏。”司马懿向四周张望着,从上看到下,从左看到右,寻找着将要飞逝过来的猛烈一击。他手中的剑在颤抖,因为他害怕了,即使他有十万雄军作着后盾,他也胆战心惊了。
又是一瞬间,铮铮琴声响起,小将军指着上面那弹琴之人,道:“快看!”大家目光一致聚集到了那里。
一个英姿飒爽、风度翩翩的中年人闲坐城楼,正拨动着琴弦,奏着一首凄清的曲子。没错,他就是诸葛亮。
司马懿旁边的几个谋士小声议论着:“看着这空荡的城楼,一定是诸葛亮防备不足。不如我们杀进城去,杀他个措手不及。”旁边的几位谋士也连声说好。他们用请求的眼神看着司马懿,等待他下令进攻。司马懿静静地坐在马上,眯起双眼盯着诸葛亮,眉头一皱,又深思熟虑一会儿,道:“不可妄动!”
琴声还依稀响着,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时而疾速,时而缓慢,似狂风,似山谷,似惊涛,似溪水。司马懿闭着眼,想着如何应对诸葛亮。城楼上,诸葛亮也闭着眼。
时间还在这样抽丝着,不一会儿,两个人的额头都出现了豆大的汗珠。诸葛亮尽量抑制着自己的慌张,不被城楼下的司马懿所识破。他还在弹着,那琴声丝毫不乱,反而越来越有节奏,就像清风拂过平静的湖面。
司马懿得意了,说道:“这铮铮之声,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指端似有雄兵百万。”
旁边的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听着父亲的这番话,脸上摆出一副呆呆的样子,道:“父亲,我怎么听不出来。”
司马懿仔细听了听,又说道:“你听,这琴声似山涧小溪,清澈见底,非心旷神怡者不能为之,诸葛亮必然胸有成竹。”
司马昭反驳道:“父亲,几根琴弦,怎能如此传神?”司马懿指着那悠闲的诸葛亮,道:“心乱则音躁,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听诸葛弹琴,如观其肺腑也。我能为诸葛亮知音,不胜荣幸。”语落,司马懿向后一望,大喝道:“传我将令,后队改前队,兵退北山。”
司马昭疑惑不解地问道:“父亲,又为何退兵?”
司马懿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说:“你不知道,诸葛亮用兵向来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城门大开,不见兵将,城中必有埋伏。若兵进城,必中其计。”
诸葛亮还在弹琴,汗珠已不是一滴两滴了,而是布满了整个脸庞。诸葛亮不时用眼角余光瞟着司马懿,似乎在担忧着自己的计谋已被识破。他的心开始动摇了,愈摇愈快,愈摇愈猛。
“嘣”的一声,琴弦一断。诸葛亮必然是太紧张了,慌慌张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害怕了,惊慌的表情,在脸上现得一清二楚。他想到了多年前的自己,用兵巧妙,用计谨慎,从来没失过手。可今天不一样,计谋已经失败,想逃也来不及了!苍天啊!
就在弦断的那一瞬间,司马懿却害怕了,他似乎听到了四周的喊杀声。他双眉皱起,脸上强挤出一丝狰狞的微笑。
我竟然在别人埋伏圈外坐观其变,犹犹豫豫,等着伏兵动手!我如何胜任魏国大将一职!
眼看着这紧要关头,司马懿再次大喝:“退兵!”他的声音里,充斥着几分恐惧。十万大军如同见到鬼魅,急急掉转头,仓皇逃走,不一会儿,魏国大军的踪迹在风沙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城下只剩空荡荡的战场,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诸葛亮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虚惊一场,自己的琴弦一断,居然把司马懿吓跑了。一阵冷汗冒出,诸葛亮用颤抖的声音叹道:“险计,险计!”
(1711字)
五色笔作文点评:丰富的细节描写,大胆地想象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