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的社区管理归属于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并采取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多功能的社区环境,来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最新的信息,大连理工大学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并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1+50”学生一站式社区建设工作格局。学校不仅关注社区育人空间、载体、队伍的建设,还通过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等学生队伍,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学校还通过心理咨询、学业指导等活动,打通学生咨询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并成功获评为辽宁省“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示范高校。
相关问答FAQs:
大连理工大学在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中是如何整合校内资源的?
大连理工大学在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合校内资源。学校明确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目标,即将其作为党建品牌建设、三全育人改革的重点工程,旨在打造党建工作的示范、思政教育的高地、创新管理的标杆和服务师生的窗口。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学校构建了“大思政”格局,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治校理念,并提升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质量。
学校还特别强调了资源的汇聚,提出了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理念,将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和线上“一站式”学生社区系统相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这样的整合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也增强了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
大连理工大学还注重了管理者专业能力的提升,确保学校学院领导干部、教师队伍、学工队伍等能够进驻社区,通过深入学生、围绕学生、关照学生,使思政力量和服务力量下沉,有效解决学生的需求。
大连理工大学通过明确目标、强化党建引领、汇聚优质资源、提升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努力,实现了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推动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和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的社区管理模式对学生有哪些具体影响?
大连理工大学的社区管理模式对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具体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通过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并将辅导员的工作情况和效果纳入评价体系,这有助于学生的思想成长和价值观塑造。
专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优秀的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定期在社区开展主题讲座,引导学生科学认知学业,指导职业素养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
学生自治和参与:通过建立健全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自我管理服务组织,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深化“四级三长三员”管理模式,形成多方联动的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学生活动的丰富:社区内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学风评比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评价模式的完善:建立学生评价模式,选聘优秀学生作为朋辈导师,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党建工作、思政队伍等进入社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社区文化,繁荣发展社区文化,全面推进文化育人。
数字赋能的服务:夯实数字基础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这些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在学术、职业、思想道德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和谐、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学习环境。
大连理工大学的社区管理模式与其他高校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大连理工大学的社区管理模式具有一些独特之处,根据搜索到的信息,该校在社区管理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大连理工大学被教育部选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这种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推进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宿舍延伸网格化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实行专职辅导员入住楼宇的制度,与学生共同成长,并构建了“楼长+副楼长+楼层长+寝室长”的宿舍网格管理模式。
数字化社区治理平台: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区块链隐私安全计算技术的数字化社区治理平台,旨在实现业主用户实名制进入社区网络空间,保护隐私安全的同时支持网络投票等集体活动,这有助于基层群众自治和智慧社区建设。
大学生社区挂职工作:大连理工大学长期开展大学生社区挂职工作,学生在社区中担任团支部副书记、社区干部助理等职务,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这些特点显示了大连理工大学在社区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和实践,特别是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生参与度提升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