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张良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
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老了,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很不高兴,但想到既然已经把鞋拾了上来,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就转身走了。(引自《百度百科》)
这就是著名的“孺子可教”的典故。从这则典故本身看,张良这个小伙子就是可教育的。对于一位陌生的老人鞋子掉到了桥下,老人叫他捡起来他就捡起来;老人叫他替他穿上他就替他穿上。虽然他在心里很不乐意,但这些事他还是做了。他当时也没想到这位老人后来会帮他,送给他《太公兵法》这样的事情。他当时只是觉得老人鞋子掉到了桥下不方便拾,就出于礼貌和尊敬帮了老人而已。
昨天我在头条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就这样,你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值得所有家长读3遍!》。像这样的鸡汤文字,可以说在网上比比皆是。首先,我就不认同标题的观点“你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标题中的这个“你”,无疑是指家长了。但试问,哪个家长愿意把孩子养成白眼狼?哪个家长不愿意把孩子教好?而这样的文章往往指责的是家长虽然主观愿望是好的,就教育的方法不对。对于文章持这样的观点,我一直很讨厌,甚至不屑一顾。
一个作者写起鸡汤文来说说漂亮话是轻松容易的。但你首先得先做好一个家长,尤其是做好一个难缠的孩子的家长再说。然后你再总结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晚。但事实是,谁也拿不出这样的方法。
关于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我想替家长们说一句公道话,除了极个别的混蛋家长会教孩子学坏外,绝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都是对的,都是实用的。而在社会上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充分证明了家长们的功劳。
至于一半个孩子教不好,那错不在家长,而是问题出在了孩子本身。这使我常常想起《红楼梦》中贾政夫妇教育贾宝玉的困难。贾政为人方正,好读书。在公务上是个好官,在家里训子有方。王夫人也是一位很有头脑很有见识的妇女,为母慈爱,对下人宽厚。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对优秀夫妇,却教不好自己的一个宝贝儿子。这是为什么呢?用《红楼梦》“好了歌解”里的一句话就是“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强梁”怎么解释呢?就是横暴,蛮不讲理,强盗。这句话就是说,不管你怎么教育有方法,孩子长大了是个什么样谁也保证不了。
孔子作为最伟大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应该说是做得最成功的了。但“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达者三人。”这说明,孔子三千个弟子中也不是个个都好。比较好的有七十二个,贤达的就只有三个。
关于一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发展,叔本华甚至认为一个人一出生在很多方面就已经注定了,即使是教育也改变不了多少。叔本华的认知真是科学的认知。我们观察社会上的人会发现,不但孩子不好教,成年人更不好教,因为有太多的成年人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多了去了,这该怎么解释?这怎么还去教育孩子?另外,如果教育万能,为什么国家还要制定法律?
在现实中,有人迷信教育的力量,我却从来不信。石头孵不出小鸡,玫瑰的种子也不会开出牡丹的花。教育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有限,它只是辅助性的。说到底,教育的前提首先是“孺子可教”,然后才是其他。我一向认为,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都是对的,符合自己孩子的。理由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好孩子,这就是一个足够的证明。由此,家长们不要再去轻信那些谈教育方法的鸡汤文字,从而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当然,细心耐心的家庭教育还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和跟自己孩子的良好互动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