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及翻译多少字

《弟子规》全文及翻译

《弟子规》是一本传统的中国启蒙教育书籍,由清朝学者李毓秀根据孔子的教诲编纂而成。全书以三字一句的形式,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旨在教导儿童在家庭和社会中应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弟子规全文及翻译多少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全文简述

《弟子规》的全文共有360句,1080个字,涵盖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诚实守信、广泛爱人、亲近仁者以及勤奋学习等。

翻译节选

以下是《弟子规》的部分原文及其翻译:

  1. 总叙

    • 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 翻译:《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其次要谨言慎行和讲究信用。要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余力,就应该学习文化知识。
  2. 入则孝

    •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 翻译:父母呼唤时,应立即回应,不要迟缓。父母吩咐做事时,要迅速行动,不可怠慢。
  3. 出则悌

    • 原文: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
    • 翻译: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孝道就体现出来了。如果不看重物质财富,怨恨就不会产生。
    • 原文: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 翻译:早上要早起,晚上要晚睡。衰老来得快,要珍惜时间。
    • 原文: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 翻译:说话要以诚信为首要原则,欺诈和虚假是绝对不允许的。
  4. 泛爱众

    • 原文:凡是人,皆须爱。
    • 翻译:对待所有人都要有爱心。
  5. 亲仁

    • 原文:亲仁则近仁。
    • 翻译:亲近有仁德的人,就能逐渐接近仁德。
  6. 余力学文

    • 原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 翻译:如果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注重实践,就会变得浮夸,最终难以成就大业。

《弟子规》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其内容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关问答FAQs:

《弟子规》中提到的’泛爱众’具体指的是什么?

泛爱众的含义

“泛爱众”出自《论语·学而》,意指广泛地对众人施以爱心和善行,亲近并学习有仁德的人。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一种包容和普遍的爱,鼓励人们对所有人都持有善意和关怀,而不仅仅局限于亲友之间。在《弟子规》中,”泛爱众”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仁爱思想,即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平等对待他人,展现出宽广的胸怀和慈悲的心态.

如何理解《弟子规》中关于’余力学文’的观点?

《弟子规》中”余力学文”的含义

《弟子规》中的“余力学文”出自孔子的教诲,意指在完成日常的孝悌、谨信、仁爱等道德实践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应当用于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这一观点强调了实践道德与追求学术知识之间的平衡,以及道德修养在先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这一观念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注重个人品德培养的也不应忽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有哪些实际影响?

《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实际影响

《弟子规》作为一部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其核心教义包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诚实守信等,这些价值观念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力。

  1. 价值观教育:《弟子规》强调的孝悌观念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家庭伦理观,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2. 行为规范:书中的具体行为规范,如“衣贵洁不贵华”,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朴素、务实的生活态度,避免盲目攀比和物质主义。

  3. 知行合一:《弟子规》提倡的教育原则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求孩子将所学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4. 易于接受和实践:由于《弟子规》采用了韵律化的语言,使得内容更加朗朗上口,便于孩子记忆和家长教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实践。

  5. 家长教育工具:《弟子规》为家长提供了一套传统的教育方法,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材料,帮助家长在缺乏教育资源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

  6. 文化传承:通过学习《弟子规》,孩子们可以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弟子规》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实际影响体现在塑造孩子的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作为家长教育的参考资料等方面,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709737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