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赴奉先咏怀》简述
《自京赴奉先咏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长诗,创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即安禄山叛乱前夕。这首诗是杜甫在被任命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后,由长安前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家人途中所作。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统治者的腐败,同时也流露了个人仕途失意和生活困苦的情绪。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真挚的人文关怀,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问答FAQs:
《自京赴奉先咏怀》中提到的’奉先’具体指的是哪个地方?
“奉先”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中指的是唐朝的奉先县,即今天的陕西省蒲城县.
《自京赴奉先咏怀》反映出哪些唐代社会问题?
唐代社会问题的反映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多重问题。诗歌通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经典诗句,直接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极为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贵族官僚们生活奢华,而普通百姓却饱受饥饿和寒冷之苦。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强烈谴责,指出他们沉溺于享乐,忽视了民众的死活,这种对比凸显了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杜甫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他的个人遭遇,如家庭成员的饿死,以及对广大失业农民和远戍士兵的同情,展现了社会经济困难和民生凋敝的状况。杜甫的诗歌也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他虽然有着济世安民的抱负,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难以实现,这体现了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通过这些内容,杜甫的诗作不仅是文学上的杰作,也成为了研究唐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
《自京赴奉先咏怀》中有哪些诗句体现了杜甫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自京赴奉先咏怀》中体现杜甫个人命运感慨的诗句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是一首充满深沉个人感慨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杜甫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时代变迁的忧虑。以下是几个体现杜甫个人命运感慨的诗句: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这里杜甫用自谦的语气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却仍然抱有抱负,暗含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诗句中的“濩落”意味着沦落失意,杜甫在这里表达了即使一生坎坷,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志向和理想。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杜甫在这里抒发了他长期关心国家和百姓疾苦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社会中受到误解和嘲笑的孤独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这是杜甫最为人熟知的名句之一,通过对比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和普通百姓的悲惨境遇,杜甫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多舛的深切感慨。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杜甫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通过这些诗句,我们能够感受到杜甫内心的挣扎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