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说山训原文
《淮南子》是西汉时期的一部哲学著作,由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撰。”说山训”是《淮南子》中的篇章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自然哲理。以下是”说山训”的部分原文内容: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有形乎?”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视而自反也。”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独何为者?”“吾将反吾宗矣。”魄反顾,魂忽然不见,反而自存,亦以沦于无形矣。
人不小学,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人莫鉴于沫雨,而鉴于澄水者,以其休止不荡也。詹公之钓,千岁之鲤不能避;曾子攀柩车,引輴者为之止也;老母行歌而动申喜,精之至也。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故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蚓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浊之为暗,河水不见太山。视目者眩,听雷者聋,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无为而治者,载无也,为者,不能有也;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人无言而神,有言者则伤。无言而神者载无,有言则伤其神。之神者,鼻之所以息,耳之所以听,终女以其无用者为用矣。物莫不因其所有而用其所无,以为不信,视籁与竿。念虑者不得卧,止念虑,则有为其所止矣。两者俱忘,则至德纯矣。
上述原文摘自《淮南子》中的”说山训”章节,展现了道家关于道的本质、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相关问答FAQs:
《淮南子·说山训》中提到的’无有’具体指什么?
“无有”的含义
在《淮南子·说山训》中,”无有”是道家哲学中用以描述道的本质属性之一。这里的”无”并不是指完全的虚无,而是超越了具体形态和形象的原始状态,是一种无法用感官直接感知的存在。”有”则是指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无有”结合起来,表达的是道既包含了无形的本源,也是万物有形存在的基础。
在文中,魄询问魂道的本体是什么,魂回答说是”无有”。魂进一步解释说,”无有”是无形无声的,是幽冥的象征,它用来比喻道,但本身并非道的全部。这表明道的本体是非物质的,是超越了具体存在的根本原理。
通过这样的描述,《淮南子》强调了道的神秘性和超越性,以及它对于万物生成和变化的根本作用。这种对”无有”的阐述,体现了道家追求顺应自然、认识宇宙本源的哲学思想。
如何理解《淮南子·说山训》中的’无为而治’概念?
“无为而治”的概念
“无为而治”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最早由老子提出,后在《淮南子》中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解释。这个概念强调的是统治者应当顺应自然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强制,通过非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在《淮南子》中,”无为而治”被解释为”不易自然”,意味着统治者不应违背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而应通过顺应这些规律来引导社会。这种治国方式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求统治者在决策时排除个人偏见和私欲,遵循客观事理,利用自然趋势来达成治理的目标。
《淮南子》中提到的”无为”还涉及到领导者的自我修养,要求领导者在治理国家时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外界变化的敏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然法则。通过这样的方式,统治者可以在不显露个人功绩的情况下达到治国的最高境界,即”无为而无不为”。
《淮南子·说山训》中提到的’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是什么意思?
“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那些真正领悟并达到“道”的境界的人,他们的外在形象是无法被直接看到的,他们的名声也是无法被随意宣扬的。这里的“形”和“名”代表了世俗眼中的成就和荣耀,而“道”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内在原则和宇宙的根本法则。这句话强调的是修道者追求的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内在修养,而非物质上的显赫和名声的追求。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对于名利看淡,以及对于顺应自然、内在修为的重视。